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快了澜沧,富了百姓——澜沧县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走访见闻

示范

◆文  /  晓今

033.jpg

4月的景迈山,碧空万里、阳光灿烂。站在山巅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茶园一片接一片,处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与往昔不同的是,当地各族群众并不是坐等客商上门收茶,而是在网上直接做起了生意。他们不仅通过网络了解茶叶价格走势,而且赶时髦地玩起了“直播带货”,在把新茶销往国内外诸多地区的同时,还不忘为自己的“农家乐”代言,邀请五湖四海的宾客上山品茶观景。

如果不是笔者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就在三十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还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中,电话对于彼时的他们来说还属于“只闻其名、不知其用”的陌生事物。作为全省“直过面积”最大、“直过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近年来,澜沧县委、县政府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为全县装上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引擎,成功跨过了地区间、城乡间、民族间、人群间原有的信息文明沟壑,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区域、各阶层的民众在工作、学习、生产、消费、健康、娱乐等方方面面均无差异地享受到了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过上了便捷的信息化生活。

034.jpg

▲在澜沧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槙基地调研黄精、白芨等生物药业发展和扶贫模式创新情况

老年“手机控”

什么是信息化?

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人梅棹忠夫提出信息化的概念以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就开始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跋涉。如果去查阅资料的话,关于信息化的解释可谓异常复杂,既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也可以具体到普罗大众生活层面。而在景迈山,布朗族村民巴布对此的理解可以说是既简单干脆,又特别接地气。

“省钱,方便。”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向笔者介绍,放五年前,从自己生活的景迈山到县城里买东西,或者取孩子们外出打工寄回家的钱,需要半天甚至一天时间。来回的交通费、饭钱加在一起需要花掉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网络进入村寨之后,像巴布这样的老年人在技术人员和亲友的教授下,学会了用手机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谁也想不到,用指头随便点两下就可以随时看到孩子们的样子,而且钱也会立刻到账,还不怕丢失或收到假币。”

在景迈山,网络通信设施覆盖了从山巅到山脚的村村寨寨,消除了阻隔人们已久的时空屏障。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因网络而得到改善,巴掌大的手机已成为各族群众沟通山里山外、联通世界各地须臾不可离的“利器”。

但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的话,在澜沧县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是一件亏本的事情。因为全县880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山区面积占了99.8%,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人,发展信息产业投入大。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是党和政府向各族群众许下的庄严承诺,不能只算经济账,更重要的是算好政治账、人心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使广大农村,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享有信息文明,2015-2020年间,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在澜沧县共投入资金5.5亿元用于通信杆路架设、光纤带宽铺设、通信设备安装、基站优化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截至2020年10月,全县157个行政村,及行政村所在地学校和卫生室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自然村4G信号覆盖率达93%以上。”

在村寨走访时笔者发现,各族男女老幼在应用网络方面一点也不比城里人逊色。一些少数民族大爷大妈介绍,他们不仅用手机来打电话,而且还用来看视频、听广播、唱山歌、发微信和卖东西。“手机比电视机更方便,影视剧和歌曲想看就看、想听就听”,一些老年人甚至因此而成为“手机控”。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便捷流畅地利用互联网,一些上了年纪的少数民族群众正在自觉积极地向年轻人和汉族亲友学习普通话和汉字。家住糯福乡的佤族村民岩康说:“身边的人都在用手机交流,我再不学就跟不上时代了,现在很后悔年轻时没有好好学文化,现在再吃力也要学一点儿。”互联网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拉近了各族群众以及边疆和内地的距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了全县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35.jpg

丰收的马铃薯

036.jpg

竹塘乡东主村发展有机三七产业助推脱贫 张彤 摄

信息化助农致富不是梦

走访期间笔者发现,澜沧县各族村民在使用互联网方面已经非常普遍。因为每家农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他们不仅利用网络购买生产资料、销售产品、学习生产技术、交流生产经验,而且像城市居民一样利用网络传递信息、交友娱乐、办税办社保等等。

让人印象较为深刻的是,网络减少了村民在商品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的费用,使生产利润得到提高、产业链得到拉长,信息化助农致富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成为推动澜沧县经济社会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在脱贫攻坚期间,县委、县政府不但在生产上指导农民发挥环境资源优势发展冬季马铃薯、药材、养蜂等产业,而且为产品找销路,建立了覆盖所有农户的电商平台,让农产品远销省内外。”澜沧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实现网络全覆盖后,澜沧县委、县政府立即投入到互联网+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的快速推广和应用中,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运营效率和搭建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比如,富东乡通过“党组织+公司(乡电商公共服务站)+基地+致富带头人”“党支部+公司(乡电商公共服务站)+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发展模式,2018年5月以来先后扶持成立8个“一村一品”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电商公共服务站上的农产品销售额达400万元以上。

富东乡只是澜沧县信息化助农致富的一个缩影。为了使全县各族群众通过信息网络提升商业文明程度,实现信息文明与商业文明双融合双促进,仅仅在2020年5月,澜沧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便建成1个县级电商中心、20个乡(镇)电商站和97个村级电商点,同时建设成1个县域物流中心、20个乡镇物流配送中转站、97个村级物流配送中转点。“当年底,全县118个中心、站、点农特产品上架130余种。”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介绍,种种措施使澜沧县农特产品销售额达6.13亿元,同比增长17.56%,覆盖建档立卡户4212户,人均增收280元以上。

电商离不开物流。“十三五”期间,澜沧县在航空路网建设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2017年实现通航;2020年全部建制村、90%以上村民小组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车率均达到100%;2021年,思澜高速建成通车,瑞丽—孟连—勐海沿边高速过境段启动。航空路网建设为物流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统计,在2020年,澜沧县已初步建成物流业发展的市场交易平台和信息化平台企业20户,有邮政、中通、圆通等10余户快递企业落户澜沧,年收发数量600万件,形成“一级配送中心→二级配送中心→农家店”的物流网络。

可喜的是,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深远而广泛,已经超过了经济范畴。“2020年,全县累计开通140户电子政务OA系统,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惠农政策在手机上就可以查到,各种补贴可以直接打到农民的账户上,网上办事为群众节省了不少时间。这些看似小小的温馨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传递到了各族群众的身边,对于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当地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办事效率,比如,澜沧县目前已实现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疫情期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课程,群众可以直接在网上就医。“可以肯定地说,在‘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将在巩固脱贫攻坚硕果和乡村振兴中起到支柱性和催化剂作用,成为澜沧县向现代化不断迈进的重要推手。”

(本文部分图片由澜沧县民族宗教局提供)

(责任编辑  刘瑜澍)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