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观察

◆文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教研部  沈桂萍

在2021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光辉历程中,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探索出符合中国多民族结构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道路。

一、近现代各民族共同投身中国革命,缔造团结友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近现代中国从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革命性转型,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以中华各族儿女平等联合,对外获得中华民族独立、对内获得各族儿女解放,各族儿女共同缔造新中国为主要表现的。

中国共产党走上中国政治舞台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联合为指导,致力于团结各族同胞共同投身中国革命。比如,1934年红军在长征中穿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吸收各民族同胞参加红军,投身革命。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不仅宣传了党团结各族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思想,也宣传了党的民族平等联合思想,这不仅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党带领各族儿女建设团结友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百年奋斗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族儿女缔造新中国的历程,也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

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同胞共同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立法承认、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为了落实宪法权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9年,党和政府组织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将语言、传统生产方式、历史族源、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一致性的公民群体识别为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占多数,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称作少数民族。根据各少数民族聚居程度、人口、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民族识别资料,从新中国成立到2003年,中国建立了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包括5个省级自治区,30个地市级自治州(盟),120个自治县(旗),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形式,还有1000多个民族乡。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考虑民族因素、也考虑区域因素,既考虑地区发展、也考虑民族合作,两个要素缺一不可。这种既考虑民族相对聚集、文化结构相对独特的民族因素,也考虑各民族团结协作的区域因素,一直贯穿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过程,为各民族共同建设繁荣进步的中华民族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由于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财政补贴、对口援助、精准扶贫、兴边富民、生态保护等多种措施,帮助民族地区各族同胞加快发展。比如,1994年至2020年,全国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总投资527亿元,并选派9682名优秀干部援藏。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70年间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500倍,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45.78亿元,比1959年增长2192倍。 

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近年来,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各族人民彻底摆脱了束缚千年的贫困问题,大踏步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也是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保护少数族群发展权利提供的重要经验。

四、扶持少数民族传承发展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立法和政策保护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一是科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先后帮助壮、布依、苗、侗、哈尼、黎等12个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16种拼音文字,帮助傣、拉祜、景颇、彝等4个原有文字的民族改进了5种文字。二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在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国家陆续在一些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开设了民族语课程,大学也建立了相应的民族语言文化专业,如中央民族大学有维吾尔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藏缅语族语言文学等专业。三是制定了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措施。比如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和办公室,对少数民族古籍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已搜集少数民族古籍数百万种,整理11万余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一、二批已收录少数民族古籍377种;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政府设立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藏族)、《江格尔》(蒙古族)、《玛纳斯》(柯尔克孜族)专门工作机构,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投入经费、培养传承人、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展演,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说唱艺术、蒙古长调、侗族大歌等都在国内外广为展演、传唱。

我国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在极大地推动各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突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摄”。既强调对少数民族传统语言文字、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鼓励和引导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民族在广泛的领域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广泛的领域里交往交流交融,大大深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关系。民族工作要顺应这种形势、加强这种形势,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要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既不能忽视民族差异用行政手段去推进,也不能无视民族共性不加引导。尊重差异,不是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充分认识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历史主脉,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要不断扩大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创造各族同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同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与此同时,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他说,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内,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共同缔造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求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他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这就是说,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要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核心利益的时代使命,构筑起防范敌对势力渗透、分化、破坏和颠覆的坚固的思想长城,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责任编辑  赵芳)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