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红河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观点

红河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国际河流“红河”命名的县,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红河县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主体,具备发展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文旅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探寻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新模式,可以更好地助力红河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红河县文旅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

区域跨越发展的驱动力。红河县地处滇南边远山区,从红河州整体看,红河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长期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比较落后,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红河县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带动表现突出的文旅产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加之红河县本身资源禀赋较好,具备发展文旅产业的资源基础,最终驱动着红河县从“十三五”期间开始走上了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之路。

优质资源组合的支撑力。红河县拥有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品类齐全,文化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好,整体优势度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立足资源优势,可确立以打造国内知名品牌为核心,全面整合、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推进马帮文化、侨乡文化、奕车文化、梯田文化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切实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政府发展战略的引导力。一方面是政府重视程度高,国家部署全面推进文旅产业加快发展、融合发展,省州一系列加快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和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的举措,都为红河县文旅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红河县也切实着力把文旅产业培育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另一方面是当地发展意识强,按照“打造一条环线、做强两个片区”的布局,全面推动哈尼梯田和马帮侨乡多元文化旅游开发,着力打造“云上撒玛坝、醇情哈尼人、马帮侨乡境、天籁古城堡”的文化旅游品牌,重点建设“马帮古城”和“哈尼梯田”两个重点旅游文化集聚区。以创建撒玛坝AAAAA级旅游景区和马帮古城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着力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市场消费需求的助推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体验型旅游、文化型旅游消费群体大幅度增加,培育了巨大的消费群体。民族文化旅游市场的旺盛,为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十三五”期间云南旅游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文旅产业将在巨大的消费需求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红河县虽然排名靠后,但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潜力极大。并且正因为红河县起步晚其旅游吸引力反而更大,其神秘的面纱正等待被开启,或将成为市场消费需求的新动向。

二、红河县文旅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区域特色不突出。红河县与红河南岸的元阳县、绿春县等地区同属哀牢山系,同享红河哈尼梯田风光和民族文化,相同的地理区位,相同的资源类型,相似的开发环境,相似的产品供给,相互间替代性很强,红河县很难凸显自身资源特色。对于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向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方向转变的需求端来说,资源环境同质化会弱化区域的旅游吸引力,最终造成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低下。

产业集聚不明显。红河县目前着力打造“马帮古城”和“哈尼梯田”两个重点旅游文化聚集区,除政府主导的几个重点项目都在聚集区内有序推进以外,其他相关的“食住行游娱购”的业态配套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当地几乎没有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文旅产业相关企业。红河县的文旅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自身旅游景区的发展和建设方面,产业内部之间的协调性很低,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产业运营整体,无法引发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更发挥不了集群的整体优势,产业效率低。

文旅人才较缺乏。红河县面临的人才现实是越往基层越缺乏人才,虽然红河县从各乡镇不管是调用还是遴选人才以缓解发展文旅产业的人才需要,并且投资2050万元完成了哈尼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学校的建设,该学校现已有2届毕业生,其中已有2名毕业学员在撒玛坝梯田景区从事管理工作直接为文旅产业发展服务。但目前来说人才缺口还是相当大的,更不用说本就稀缺的(既有文化知识、旅游知识,又有产业融合创新思维,市场开拓能力并熟悉当地社会经济人文情况)的文旅复合型人才。

基础设施不完善。除了景区的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半山酒店项目工程外,红河县还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对外通过高铁、高速把红河县与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对内打造了“一条环线”连接各个景区景点。但这条“环线”由于山势崎岖,道路沿山而建不够宽阔,有些狭窄的地方还需要错车,有些道路起伏较大,乘车体验非常不好。如果人流量大、车多车大的话,在各景区流转将不太方便,从长远的文旅产业发展来看,目前的县道乡道还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文旅活动的开展。

三、对红河县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思考

区域联动大品牌发展模式。哈尼梯田文旅品牌不是红河南部某个县的独有品牌,也不是光靠一个县的力量就能培育发展好的品牌。虽然资源同质化,但红河县文旅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强化与元阳、建水、石屏等周边旅游城市以及云南省其他旅游城市之间的线路协作、客源共享、联合营销、品牌共享。对接昆明,将重点旅游产品融入云南省旅游产品体系中,重点加强与昆明在远程、境外旅游市场方面的合作营销。通过功能互补、产品差异化开发、精品线路共组、形象共塑等进一步推进重点区域的旅游协作。在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实现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打造出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以世界文化遗产景观、梯田农耕稻作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红河谷地域文化为支撑的目的地品牌和产品品牌系列,形成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哈尼梯田农文旅品牌。

“文旅+”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红河县由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发展过程中,文旅产业的融合性、渗透性、带动性将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文旅+”把产业优势带到红河县的农业、工业发展中来,通过增强关联度、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打造“大文旅”概念,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目标。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文旅+”把高新科技行业也放进来,特别是在5G环境下,以文创设计、“IP”概念、营销渠道等手段增强更多现实内容,不断丰富业态内涵创造新业态。

全域化利益链延伸发展模式。全域化发展模式是一种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要点在于整合与协调,利益链的延伸是实现全域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利益链延伸到的地方才有发展的合力,只有延伸到相关的人和物上,才能发挥整合协调的作用。文旅产业全域化发展模式下的全域经济大发展,“食住行游娱购”相关业态形成集中化规模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构建系统有效的产业体系,才能有较好的产出效益,发挥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产业集群由自然集聚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

在全域化视野下,产业利益链也应该得到延伸,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都应在产业的利益链中,特别是社区居民,他们不仅是当地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也应是当地经济的建设者和享有者。他们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文基础,还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只有当他们认识到产业发展的需求、参与到产业发展的过程、体验到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降低产业发展的劳动力成本,并随着产业水平的提升,成为人才资源的最大提供来源。


稿件来源:今日民族

作者:云南财经大学  张婷婷  白廷斌    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田杰予

校对:李明

责任编辑  刘瑜澍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