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万里瞻天”:云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巍山经验——对话巍山县文化工作者范建伟

访谈

□  文  /  龙成鹏

编者按:

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有不同的角度。民族文化领域,从地方角度看,就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间。民族文化,既是当下民族工作的对象,也是宝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换句话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中,民族文化既是当前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我们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思想基础。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为例,清代地方官为它题写的“万里瞻天”,既形象地表达了巍山各民族历史上对国家的认同,也对我们今天开展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范建伟,巍山县文旅局退休干部,曾长期在文物、文化等相关部门任职,在职期间,深度参与巍山民族民间文学收集、文物保护、东莲花村的保护,以及巍山彝族打歌的申遗、推广等工作,目前还参与巍山民族文化活动的策划、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

041.jpg

▲“文化大篷车”活动中,传承人字汝民表演自制乐器

交流与交融

今日民族:上个月巍山组织了打歌队到普洱市去演出,这是什么活动?

范建伟:这是中国梦·云南情“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巍山方面通过投标承办了两个县的演出。这两个县分别是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我们巡回演出了10个地方,有民族村寨、学校、集市、乡镇和县城,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今日民族:民族文化在乡村的巡回演出,是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我们知道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结束后,云南各县学习“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工作队),组建了自己的文化工作队到各个村寨巡演,这是切实推动云南文化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事件。现在云南省推动的“文化大篷车”也可以纳入到这样一个历史中来看待。

范建伟:两者在物质条件方面,差异很大。我们的“文化大篷车”,确实是把舞台建在一辆车上,这是一个大卡车,车厢一打开就是舞台,音响设备一应俱全。我们巍山的这个大篷车是几年前中央财政拨款购置,可以看成是我们国家经济状况有根本改善以后对文化的一个武装。

今日民族:你们组织了哪些节目?反响如何?

范建伟:节目时长90分钟,主题比较凝聚。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结合2020年的特点,有反映扶贫的节目,有战疫情的节目。观众反响强烈,很多地方都是人山人海,有的甚至有上万的观众。

在镇沅的时候,当地哈尼族要跟我们学巍山打歌,我们的传承人就在后台现场教学。好几次下场后,我都见到当地人跟省级传承人字汝民老师学吹树叶,学他自制的“呼土土”(陶笛)。我们演出结束了,他这个讲课还没结束。这个时候,就专门等他。来交流的有中年人,也有青年,还有少年儿童。演出一天跑两个地方,很赶,很累,但这种交流我们都觉得很重要,不能小看哪怕几分钟哪怕只有几句话的这种交流,它播下的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种子。

今日民族:“文化大篷车”项目全国各地都在推进,这个活动的意义,有待我们持续关注。就巍山而言,主动承办一部分交流演出活动,也是巍山民族文化有实力的体现。

范建伟:巍山历来就很重视民族文化工作,重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这次主动融入全国的“文化大篷车”展演,只是我们多年来民族文化工作深厚积累的一次“变现”。以巍山彝族打歌为例,2006年我们就在全县各民族中间进行了普及推广,同一年我们又抓住机遇,申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并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2006年11月是巍山县50周年县庆,我们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把巍山的民族文化推上了全国性的舞台。

042.jpg

巍山拱辰楼上的“万里瞻天”匾额

历史的智慧

今日民族:我们从巍山土司、古城这样一些历史性议题中,是不是也可以梳理一些巍山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经验?

范建伟:这是非常好的角度。我们可以先聊聊巍山的左氏土司。据《蒙化乡土志》,巍山左氏土司是南诏王族蒙氏的后裔。南诏灭国后,蒙氏退回巍山,改姓后得以保存。明初,因军功受封赏,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左氏的子孙左禾被朝廷封为土知州,职位世袭,于是有了左氏土司对巍山长达500年的统治。

不过,和后世对土司的想象不同,左氏土司并不是一个封闭在巍山的“土皇帝”。文化方面,历代土司都积极学习中原文化,甚至参与科举考试,推动巍山的汉文化教育。早在1448年,左禾之子左伽担任蒙化府土知府时,朝廷就赏赐给他的衙门一副对联,内容是:“亘古亘今门第,全忠全孝人家”,这位土司“二代”的家风可见一斑。

左正是左氏第6代土司,此人文化素养很高。史志说他“能文翰,工诗画,有魏晋风;好善高洁,礼士崇儒。”当时明代云南的一些大文豪,比如杨慎、李元阳等,都是他的朋友。杨慎还给他取了一个字“龙图”,两人关系很密切。左正能诗善文,他的诗《春日》《题三鹤洞》《送李别驾归蜀》《对雨抒怀》等我们今天还能读到,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巍山的汉文化氛围。

不仅左正本人向学,他还一心振兴蒙化府的教育事业。在任37年间,他重修文化、学宫,推广儒学教学。在明清两朝,左氏家族一共出过3名进士,8名举人,1名副贡和7名岁贡。这些都是这个土司家族身体力行地推行文化融合的见证。

另外,左氏土司从明代中期开始就接受土流合治,左正更是主动把蒙化府大印交给流官掌管,积极协助流官治理好地方。左氏土司衙门在清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在历史变动中,左氏土司始终跟当时的朝廷保持一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左氏土司的世袭统治权没有得到朝廷准允,左氏土司在巍山延续17世共计517年的统治以和平的方式结束。

今日民族:今天我们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铸牢?巍山土司的历史贡献,让我们看到政治、文化上,我们这个共同体的源远流长。土司制度下,民族地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融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土司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不仅切实维护了中国的统一,也树立了文化融合的榜样。

范建伟:历史上巍山确实自觉地认同朝廷,认同国家。最典型的证据就是拱辰楼北面的匾额——“万里瞻天”。拱辰楼是蒙化卫城的北城楼(土司衙门不在卫城),1785年在巍山担任蒙化直隶厅同知的黄大鹤用这个匾额对巍山的政治与历史做出了很有智慧的概括。“万里”提示了巍山所处的地理区位,而“瞻天”表达了对象征国家的“天子”和朝廷的政治认同。拱辰楼的南面是更早几年(1771年)由巍山另一位地方官员(蒙化同知康勷)题写的匾额,上书“魁雄六诏”,又从另一个角度总结了巍山的历史。巍山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从这两个匾额中得到了形象的刻画。今天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更加丰富了我们对“万里瞻天”的认识。

043.jpg

东莲花村的古建筑群

牺牲与信任

今日民族:请介绍一下,巍山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国家观念,近代以来的典型事迹。

范建伟:这是一个很大的学术问题。从点滴的经验讲,有几个故事。

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回族马帮帮助运输抗战物资。当时云南与东南亚陆路之间的交通运输是抗战生命线,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感召下,以东莲花七支大马帮为首的巍山回族马帮,在全长600多公里的滇缅干线上,组织了700多匹骡马抢运物资,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滇西抗战,巍山各民族都参与其间,为修滇缅公路、滇缅铁路,巍山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1937年修滇缅公路时,当时政府要求每3户要抽1人出工,巍山每天保证供应8000人在岗,15%的人口参与了修滇缅公路。滇缅公路修通后,还修滇缅铁路,牺牲同样巨大。总之,抗战时期,在民族和国家的危机时刻,巍山各族人民切实被动员起来,在当时人力、财力、物力匮乏的情况下,在各个方面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044.jpg

“文化大篷车”活动中表演的巍山打歌节目

今日民族:巍山这段历史,其实也是云南全省的一个缩影。我想我们今天梳理云南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这段历史确实极为重要,它激发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和团结奋斗的精神。此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更是随着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建立深入人心。

范建伟:应该是这个道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工作的推进,巍山历史上遗留的一些民族纠纷彻底解决,通过党和政府的组织,共同体意识转换为巨大的群众力量,巍山的“群力门”背后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巍山城今天有一个地方叫“群力门”,意指群策群力。1951年,巍山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滇藏公路修筑。筑路工人返回到下关时,想到别处已经通公路了,自己的家乡还要走路回去,所以就边走边修路。结果以300多名返乡修路工为基础,全县男女老少纷纷响应,最后用50余天修通了从下关到巍山60多公里的路。后来为了纪念这个事件,也为了激励巍山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巍山县城树立起了“群力门”。

巍山各族群众这种集体觉悟,做文化工作时我就体会很深。

东莲花村留下很多晚清至民国以来的合院建筑,它们是多文化结合的产物,是巍山民族融合的见证。2005年6月中旬,我到东莲花村采风,刚好赶上马家大院改造。当时要建幼儿园,施工队已经开始施工。我看到后紧急叫停,召开群众会议讨论后,我提出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要整体保护,不仅马家大院要保护,其他村民自家的传统民居也要保护。

保护一栋建筑和保护一个村落,村民必定要做出很大牺牲,所以思想工作面临挑战。但结果出乎意料,干部群众非常理解我们文化部门的意图,对各项工作积极配合。我们一家一户做调查,确定哪一家怎么改。我们做宣传展板,全村踊跃参观。我还去讲了3天的文化保护的课,有的群众认真做笔记,有的还把讲义拷回家。讲完课我出题考试,一家都不缺席。东莲花的回族村民,不仅表现出对党和政府的完全信任,而且对保护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今天这里已经是3A级景区,美食节这样一些旅游节庆和文创产品开发已初见成效,随着未来大理新区的建设和连接下关的高速路的修通,文化保护带来的社会价值将进一步彰显。但是,回顾当时,在看不见这些利益的情况下东莲花的村民还是给予了极大支持,这让我每次想起来都十分感动。

045.jpg

巍山彝族在东莲花美食节上排练歌舞。美食节所在场地,是一个新建的商业街区,旅游产业发展中,东莲花的新与旧并行不悖

今日民族:群众听党的话,信任党和政府,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比较直观的表现。

范建伟:对,这种信任,让他们在面对个体利益得失时,作出了很大的自我牺牲。在巍山彝族村寨,我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2005年8月的一天,我接到电话,得知有彝族村民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当时已有文物贩子找到他们,说要给他们几十万,但他们没有卖。我跟村民讲,这些文物很珍贵,是我们巍山的无价之宝,我们要把这些文物拿到县里去展示,要让全世界的人看到。群众很支持,把文物捐给政府。当时,我们部门也没有钱,我只带去了8000块钱,因为钱少,我们请当地政府以“保管费”的名义,把这点钱分给了这几户村民。

这些青铜器经过鉴定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共有8件,有铜编钟和人形杖首,它们现在就在巍山博物馆里展出,是我们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一个重要见证。

(责任编辑  赵芳)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