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专家畅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杨福泉

推荐

020.jpg

云南在“十三五”期间走出了更显成效的示范之路

今日民族:就您看来,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杨福泉:云南与其他省区相比,省情特点很突出。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民族众多。在通过民族大调查基础上识别而成的中国56个民族中,云南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26个,各民族交叉杂居、分布很广,其分布特征是聚居与杂居相交织,全省129个县(市、区)没有一个县是汉族单独居住,也没有一个县仅仅只有一个民族居住。

云南很多村子都有几个民族杂居,有的甚至一个大家庭里有几个民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做到了和谐相处、互相包容、互相促进。云南所展示的民族多元互补的这种文化状态,也极具价值。全世界的人类学者都对民族和宗教的和睦相处、多元共存现象有极大的兴趣,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而云南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实践,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示范。云南所展示的民族多元互补共生的这种文化状态,是在长期的各民族友好交流融合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和举措中促成的。云南的不少实例都展示了各民族团结和谐、互相尊重、大家都是一家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云南全力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省委、省政府秉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抓好民族工作,使云南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地区。在“十三五”期间,云南走出了更显成效的中国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齐心协力为国家的安宁富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而共同奋斗的示范之路。这与195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以及深入细致的民族工作分不开。这些也是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精神财富。正是因为能够把中央的精神,根据云南各地具体的实际来贯彻落实,才有云南今天民族团结和睦,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我们可以说,云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在多民族地区成功实施的典范。

022.jpg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各民族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云南

今日民族:云南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方面有哪些重要的经验启示?

杨福泉: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增强,云南丽江古城、“哈尼梯田”“东巴古籍”等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三江并流”获得世界自然遗产称号,提升了云南文化遗产的国际知名度。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也不断凸现,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成为云南的名片和品牌,而且逐步成为我省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云南不断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积极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而促进旅游,旅游的发展则反哺文化。多样化的文化产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让文化直接造福于各族人民,这已成为云南的一个突出特点。

“十三五”期间,云南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积累了很多文化、经济与社会互动发展的示范案例。比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永建镇,彝、回、汉、白、苗、傈僳等兄弟民族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永建镇东莲花村的清真寺始建于清朝初年,整个都是土木结构,把中国传统出阁架斗、雕梁画栋的建筑风格和回族的建筑美学观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回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学习、借鉴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历史原貌,回族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历史意蕴显得非常厚重和真实。这种尊重和保留历史文化真实的做法,为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回族文化保护和建设也提供了非常生动的案例,其经验值得各地回族村镇文化建设者借鉴。

正是由于省委、省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促进云南发展的基础事业来抓,才促成了云南各民族团结和谐、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云南的良好局面,同时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云南文化的发展繁荣。

024.jpg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日民族:您对云南“十四五”时期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有什么建议?

杨福泉: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明确要求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云南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对云南民族工作的肯定、鼓励和殷切希望。

当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在“十三五”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取得新成绩,创造云南的新经验。下面是我想到的三点建议。

第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下,多建设一些有多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且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社区典型,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云南乡镇建设。充分利用云南现有的良好基础,进一步在云南加强“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示范村镇建设,使更多能留住各民族“美丽乡愁记忆”的乡村,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人文景观,也为我国多民族共存区域的乡村文化保护发展提供经验。进而彰显我国大力扶持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民族政策的感召力,促进边境地区人民的国家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意识,凸显我国的边疆管理水平和树立大国良好形象。

第二,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应该进一步促进生态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和谐。比如,金沙江(长江)、澜沧江、怒江等世界有名的大河都流经云南,我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原的立体气候,使我们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如何进一步获得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互补互动,既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又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生态友好型的发展,这无疑是“十四五”时期还需花大气力做的事情。

第三,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符合云南省情、民情实际、有利于人地和谐、长远发展的国民义利观和幸福指数。发掘更多“人无我有”的云南民族多元的人伦道德、生态伦理、精神信仰等方面的独有因素,以此促进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丰富性构建。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