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靓起来的台磨山

示范

◆文·图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章忠云

029.jpg

▲等待雨季来临的台磨山

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迤六社区的台磨山居民小组,彝语地名为“阿基格德”,意思是像乌鸦脊背上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曾是彝族土司的辖地,后来被迁来此地的苗族租用,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台磨山苗族聚居村落。

“五一”小长假期间,当再次来到这个小山村时,台磨山的“大变身”让笔者印象深刻,从迤六社区居委会所在地小河边前往村子的5公里多水泥硬化路,一改曾经雨天黄泥裹脚,晴天黄尘飞扬的景象。苗族村民王中荣介绍说,“跟以往相比,我们村现在变化大了,水泥路都修到家门口,家家户户还在修建卫生间。”眼前的景象,让人充分感受到十多年来台磨山苗族群众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

030.jpg

正在建盖的台磨山新民居

村庄干净整洁已成常态

由于今春的旱情,台磨山的农田还是一片干涸的红土地,虽看不到晚春时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的景致,但却看到了台磨山在生活垃圾治理、厕改粪污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环境方面的种种变化。

台磨山虽然在2011年已划入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管辖,但其产业仍以农业为主,生活在这里的56户250多人的苗族乡亲依然依靠农田为生,曾经的一段时期内,他们的人居环境与一些环绕昆明市周边的村庄一样,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近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秉持美丽乡村不仅需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还应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理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昆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加大了村庄公共环境改善和整治力度,按《昆明市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全域提升行动实施办法(2018-2020)》部署的3年行动任务,以“净、绿、美”为目标,昆明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和提升。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3年来,台磨山通过对垃圾乱丢乱扔、生活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电线乱拉乱架、农机乱停乱放、畜禽乱放等环境脏乱现象的集中治理,在村里每个路口和农户集中的地方放置垃圾桶、新建垃圾房,设立保洁员及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村庄保洁收费制度,开展梳理污水沟渠、规范电缆电线等整治,实现了台磨山村容的干净整洁。

“特别是村里保洁费收费制度的制定,虽然每年只是收取每人10元作为环境卫生管理经费,用于购置卫生工具、卫生设施维护、支付保洁员工资、垃圾清运、评优奖励等,但这样一个付费的制度,却让每位村民在进行环境脏乱差整治和维护中,多了一份责任和自觉,也激发了大家对村庄环境的关注。”村民王中荣介绍说,“以前家里扫垃圾基本就是往院子外扫去就完事,现在不同了,必须收拾规整,倒到垃圾桶,让保洁员送到垃圾房,再等清运车拉去统一处理。开始的时候虽然不习惯,但几年下来,大家都习惯了,村庄干净整洁已成常态。”

032.jpg

正在采摘桑葚的苗族村民王中荣

家家有了新厕所

值得一提的是,“厕所革命”提升行动是台磨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过去的台磨山多数家庭都有简陋的旱厕,在2021年打造升级版清洁乡村的行动中,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台磨山展开了‘以水为先’的改厕整治,各家各户都建起或正在建集沐浴、如厕、盥洗于一体的升级版户用卫生厕所,有条件的家庭还实现了新建房配套设置无害化卫生厕所。”在走访过程中,一些村民向笔者介绍说,通过安装经济适用、维护方便又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净化池等,村子实现了厕所粪污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并资源化利用于农田,呈现出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良好态势。

村民活动室旁边刚刚建好的村庄配套公共厕所特别显眼,验收合格后,将按地面净、墙面净、厕位净、无蚊蝇、无流溢、灯明亮的“三净两无一明”标准,让居民共同使用和维护。实际上,台磨山的“厕所革命”只是昆明市持续推进改厕项目的一个缩影。据昆明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2020年,昆明市六个一类县的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已达90%以上,五个二类县也实现了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5%以上。2021年昆明市将以东川、禄劝、寻甸三个三类县为重点,继续推进改厕项目,全年计划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3万座以上,全面消除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旱厕公厕。

厕所有了,如何进行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也在考验着村民们的智慧。“由于经济条件不好,田里的肥料主要都靠农家肥,实在不够才买化肥。农家肥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庄稼要丰产,全得靠它。”通过询问村里几位大姐,我们得知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是台磨山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又是最大最多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成为整治要点之一。

“对于台磨山来说,农业生产废弃物,一直以来都是可再利用的东西,大多数是能还田的宝贝。”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说,比如,农作物秸秆通过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形式,基本解决了秸秆离田的问题。很多村民通过利用玉米秸秆充当薪柴做饭烧水,既节约了薪柴,又解决了玉米秸秆离田问题;麦子秸秆脱粒后,成捆堆放在较为安全的仓储中,成为牛等大牲畜的冬季饲料。畜禽粪便则采用传统的农家肥还田方式,还田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变废为宝已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

031.jpg

当年知青曾经居住过的土墙院落,这样的土墙房曾是台磨山的主要民居

土墙茅屋不见了

在台磨山人居环境的变化中,要数居住条件和道路环境变化最亮眼。十多年前笔者来到这里时,土墙茅屋随处可见,许多人家的土墙房因为红土黏性不好,墙上到处有缝隙,墙面凹凸不平,时常有泥沙脱落下来,许多人家的墙体外还撑着木杆以防墙体垮塌。

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建好的,或正在建盖的两层、三层的红砖平顶房。“眼下大多数村民都已盖起了新房子,村中的土墙房仅剩当年知青居住过的那个院落。”王中荣骄傲地说,“不仅是房屋,村里的道路大约在五六年前也通过‘村村通’项目,完成了村组硬化路和入户道路的建设,极大改善了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当年政府出资、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台磨山从此有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同时,还在村头修建了篮球场、架设了健身器材,跟城里的小区相差无几。而且,路灯、监控摄像等配套设施的设置,对维护村庄安全起到很大作用。”

在解决“住行”问题的同时,台磨山村民也在解决饮水问题。“此前,村里的饮用水是从5公里外黄栎树村引来的一股山水,通过露天蓄水池蓄积后再用管道接到村民家中,水里带有泥沙是常见现象,而夏季蚊虫滋生也无办法。”当地工作人员介绍,缺水和饮水安全,长期以来是困扰台磨山的一个大问题,没有经过处理的饮用水,其卫生状况存在诸多隐患。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台磨山用两年多时间,通过架设引水管道、修水塔、建造过滤池等措施,完成了饮用水净化系统建设。村民们感慨地说:“分户水管的埋设,使家家户户喝上了安全清洁的饮用水,终于告别了生活用水难、用水脏的历史。”

(责任编辑  刘瑜澍)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