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五百年白剧 讲述悠悠家国情——《白子情怀》主创访谈

访谈

◆文  /  普忠玲

【编者按】

“胜不骄,败不馁;卧薪尝胆,潜心创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大理州白剧团创排的大型白剧《白子情怀》斩获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的优秀导演(编导)奖、优秀音乐奖两项殊荣的消息传来时,剧团团长姜果于8月14日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了这条好消息,并写下了上面的话。

今年7月,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活动在昆明举行。7月19日,历经两年多时间选本创作、两个月紧张排演的《白子情怀》在昆明剧院上演,现场观众反响热烈。《今日民族》记者于第一时间对该剧主创团队代表进行了专访。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白剧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云南优秀地方剧种。

011.jpg

  既古老又年轻的剧种

《今日民族》:白剧是云南优秀地方剧种之一,在大理州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白剧的特点有哪些。

姜果(大理州白剧团团长,《白子情怀》出品人):白剧的音乐形式主要集吹吹腔、大本曲、民歌小调等于一体,道白采用“汉字白音”,唱词遵照“山花体”格式(即“三七一五”或“七七一五”),人称“七句半”,伴奏乐队除保留唢呐和三弦两种传统特色乐器外,现已发展为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白剧主要流行于大理州白族地区。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白剧剧目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大小传统剧目有四百多个,新编剧目近一百个。

白剧可谓“既古老又年轻”。说它古老,是因为“吹吹腔剧”在明代中原地区的“弋阳腔”传入大理后便已形成,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说它年轻,则是因为“吹吹腔剧”在上世纪60年代才正式被命名为“白剧”,以崭新的姿态展示于世人面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白剧吸收了京剧、滇剧、花灯戏、川剧等多种戏曲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内容得到极大丰富。白剧兼收并蓄的特点,是大理地区长期以来民族团结进步这一优良传统的具体反映。正因为博采众家之长,白剧得到了当地各民族的广泛认可,历经数百年而不衰,成为大理州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012.jpg

013.jpg

“天下第一团”

《今日民族》:听说大理州白剧团有着“天下第一团”的美誉,请介绍一下这个美誉是如何得来的。

姜果:“天下第一团”这个称号是有的,但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这要从剧团的发展历程讲起。大理州白剧团诞生于1960年,60多年来创作了诸如《红色三弦》《苍山红梅》《望夫云》《苍山会盟》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培育出顾跃元、李春芳、杨汉、黑明星、叶新涛、杨永忠、马永康、杨益琨等数十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艺术家。

其中,《红色三弦》《望夫云》《苍山红梅》《数西调》曾进京演出,演出人员受到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剧团和部分演员曾荣获“文华奖”“梅花奖”“曹禺剧目奖”等诸多奖项,大小荣誉加起来有一百多项,在全国少数民族剧团中名列前茅。

1992年,大理州白剧团被当时的国家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这里的“第一”二字,并非指艺术造诣第一,而是指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传承和推广这个剧种的独一无二的剧团。当时,文化部为了保护濒危剧种,给全国一些地方剧团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云南省不止白剧获得这个称号,还有彝剧、傣剧等其他少数民族剧种。所以,“天下第一团”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警醒和鞭策,时刻提醒我们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发扬好,使之薪火相传。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工作,为防止传承断代,从2016年开始,大理州委、州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对剧团给予了大力帮扶,实行在职人员工资全额拨款,每年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白剧传承保护。剧团135名正式职工全部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待遇,这对剧团剧目生产、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014.jpg

  讲好白族人民的“悠悠家国情怀”

《今日民族》: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施介烈士的故事来创作剧本?

姜果:选择施介烈士作为剧本主角,一个重要原因是施介烈士的生平经历非常能代表共产党员不忘初心,舍小家顾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格。施介于192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理早期白族共产党员之一。1930年,他与妻子杜小年成婚后不久便离开家乡,先后前往昆明和滇南地区发动和领导革命斗争。1936年,他与杜小年匆匆见过一面后,便徒步前往延安,从此再也没有和妻子相聚,下落不明。

1979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大理州首任州长张子斋,云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前身)原院长马曜率领云南民族代表团赴内蒙古自治区参观考察,发现通辽市以“施介”名字命名的街道、机关、学校、医院达19处之多。马老是大理白族,与施介烈士同乡,马老打听之下得知,通辽人民所怀念的“施介”,正是自己当年的同窗密友,施介烈士感人的革命事迹这才传回云南,被大理乡亲们所知晓。此时,杜小年已经苦苦等待丈夫43年之久。

为了更能打动观众和吸引年轻人,《白子情怀》着重以施介与杜小年的生命轨迹和情感世界为基础进行创作。实际上,为了解决“剧本荒”,2018年剧团就公开面向社会进行原创白剧剧本(提纲)项目招标,共收到来自省内外的34个大型原创白剧剧本(提纲)。经州级、省级戏剧专家仔细研讨和多轮论证,于2020年底正式确定中标作品之一的《白子情怀》立项投排。

陈红权(《白子情怀》导演):《白子情怀》立项之后,我们随即成立了主创团队,邀请著名戏曲导演、云南省京剧院原院长张树勇共同担任导演。

张老曾执导过《望夫云》《白洁夫人》《数西调》等白剧经典剧目,可以说对白剧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了解,艺术造诣非常之高,经验十分丰富。虽今年已经70高龄,但在接到邀请后,张老慨然应邀,与相关主创人员对剧本进行了多次讨论,特别是与青年编剧范隆师先后展开4次长谈,对剧本严格把关,从主题、人物塑造、台词、上下场的衔接等方面指导编剧对剧本进行修改,前后六易其稿。

015.jpg

俗话说,“剧本,一剧之本”。一部剧成功与否,与剧本密切相关。为了忠于历史,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我们还特别邀请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所长赵寅松担任《白子情怀》的文史顾问,由他撰写初稿剧本提纲,编剧范隆师查阅了很多文史档案资料,并实地走访了施介烈士的故居与后人,进一步挖掘人物故事。剧中的重要事件与时间节点,比如施介烈士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去的延安等,都是有具体史料作为支撑的,不是杜撰的。如果光是靠喊口号、很概念化地去塑造一个人物,很难打动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我们希望观众既能被剧情所吸引,又能真正被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所感染,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全剧刻画了施介坚定不移探寻革命真理、舍家为国、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彰显了白族共产党员的理想之美、信仰之美;歌颂了白族妇女以生命坚守爱情的松柏节操。

姜果:施介烈士忠于党,为大家舍小家,是一种国家民族情怀的“大爱”;杜小年一生等待丈夫归来,是一种人间真情的“小爱”,都是值得歌颂的情怀,所以剧名定为《白子情怀》。在剧中,我们努力将主角人物的“大爱小爱”结合在一起。比如,结尾部分杜小年有段唱词,大意是勉励后人要永远忠于党和人民。张老做导演很严谨,他说:“唱词不能乱编,施介烈士的后人有没有共产党员,你们要去搞清楚。如果不顾事实地一味拔高,就变成了喊口号和程式化的说教,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

由于施介与杜小年没有孩子,在寡居期间,杜小年抱养了亲戚家的一个女婴并抚养长大。我们通过走访,联系上了当年这个女婴的三位后人,他们当中确实有共产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这个家族中是一直在延续的。所以,念白、唱词设计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许多真实感人的细节,我们都融入到了剧本之中,在大理首演和昆明展演的时候,我们都邀请了施介烈士的后人和乡亲到现场观看,他们一边看一边抹眼泪。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我们创排《白子情怀》,一方面是向建党百年献礼,另一方面就是以真实感人的故事,讲好白族人民的“悠悠家国情怀”。我们业内有句话,叫“十年磨一剑”。现在首演是完成了,但还谈不上成功,毕竟只是初次跟观众见面,我们知道还有很多瑕疵和不足。在昆明首演结束后,组委会便组织了一些评审专家对《白子情怀》提出了一些提升和改进的意见。后面我们会综合各方的宝贵意见,对全剧作出改进,争取使其成为白剧的经典剧目。

016.jpg

  各民族文化的一次交往交流交融

《今日民族》:唱腔和音乐是白剧的重要特点之一,请问在这方面,你们是如何做到现代与传统结合的?

张亮山(《白子情怀》唱腔设计):中国的戏曲音乐有自己的规律,特别是唱腔。编剧、剧本可以在全国物色人选担纲,但唱腔设计不行,它有很强的地域特色,需要作曲家对本剧种的音乐烂熟于心,在创作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就白剧来说,不是土生土长的大理白族人,对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文风情认识不到位,是难以创作出韵味纯正的白剧唱腔的。

除了在唱腔和音乐上遵循白剧艺术自身的规律,我们还尽量将大理白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加入到创作中,让外地观众通过看戏来了解大理、爱上大理。大理地区有“过房寿”的传统习俗,家里的房子建起来了,或者老房子到一定时间了,当地百姓会给它“过生日”,就像给人祝寿一样,请亲朋好友来家里热闹一番,体现了白族人民尊重万物的理念。我们在《白子情怀》中也专门加入了这个桥段,我在设计这段配乐的时候,想到了我十多岁时在凤羽听过的《霸王鞭调》,当时,百姓一边唱一边跳霸王鞭,让我印象非常深。于是我就把原来的音乐和唱词做了调整,演唱时要求演员尽量模仿凤羽口音,使之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因为这个剧目比较特殊,施介烈士一生工作过的地方非常多,红土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大草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如果全部以白族的音乐来呈现,无法满足剧目的需要。这时候就需要在乐器和配乐上融入不同地方的民族元素。比如,涉及到延安的部分,我们加入了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涉及到内蒙古的部分,我们加入了蒙古族民歌《鸿雁》和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用熟悉的旋律,不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说,《白子情怀》也是各民族文化的一次交往交流交融,白剧要走出云南、走向全国,就要在保持自身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吸收和借鉴全国其他艺术的精华之处,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准。

017.jpg

“一次灵魂上的洗礼”

《今日民族》:作为主演,在《白子情怀》里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赵钟(施介扮演者):主要的挑战应该是专业上的提升。我和杜小年的扮演者董润坪都是第一次担任男女主角,相对于老演员来说,我们的舞台表演经验比较欠缺。加上排演的时间比较紧张,只有两个月多一点,给我们造成了巨大压力。但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张树勇导演和其他老师对我们的唱、念等基本功一点一点地抠,一句一句地教,“这一段你的心理活动是什么?动作该是什么?”才达到了现在的效果。最紧张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七点起来,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都是在不停地背台词和排练。张老和各位老师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排演,我们这些年轻演员在专业上、业务上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除此之外,能够在剧中扮演施介烈士,对我本人来说也是一次灵魂上的洗礼。革命先烈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忠诚与执着,为了革命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精神,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国家、认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大理州白剧团供图)

(责任编辑  赵芳)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