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长征精神——走近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家园

◆文·图  /  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  杨秀芸  和丽芳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地方,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各族人民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为积极推进“文化兴州”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经迪庆州委、州政府研究决定,在今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核心区当年红二、六军团的指挥部驻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心镇公堂”周围开辟建设了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自建成以来,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充分挖掘、保护、弘扬和传承迪庆红色历史文化,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已成为迪庆全州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各族群众,追忆红色历史、追寻革命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四史”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促进迪庆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了重要贡献。

014.jpg

▲引进《复兴之路》展览

“兴盛番族”的美好祝愿

1936年4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在贺龙的率领下,18000多人马渡过金沙江,进驻中甸县城(今香格里拉市)。红军在独克宗古城“中心镇公堂”设立指挥部,并召开了中甸会议,制定了在藏族地区工作的七项政治纪律。中甸会议的召开和七项政治纪律的制定,为红二、六军团顺利通过藏族地区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后来我党制定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提供了经验。

在中甸休整的19天时间里,红二、六军团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当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自由,深得迪庆各族群众及广大僧侣的理解、爱戴和拥护,他们纷纷为红军筹集粮秣,支援红军北上抗日。其间,中甸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归化寺)给予了红军大力支持。

当时高原正处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在松赞林寺寺主松谋活佛组织动员下,全体僧侣表示拥护红军,愿为红军效力,随即打开3个仓库,出售了2000多斗(约6万余斤)青稞和大量盐巴、红糖、粉丝给红军。与此同时,许多商人、富户也积极为红军筹集青稞、食盐、红糖等粮食物资。在很短的时间内,红军就筹集到粮秣十万余斤。红二、六军团为表达谢意,总指挥贺龙亲自书写“兴盛番族”锦幛赠予噶丹·松赞林寺,留下了一段军民一心、民族团结的革命历史佳话。

红军长征过中甸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革命的熊熊烈火在金沙江两岸燃起,无数的雪山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踏着红军的足迹奋勇前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感人的革命篇章,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红色基因、长征精神在这里代代延续,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红军当年“兴盛番族”的美好祝愿已经变为现实。

015.jpg

驻地部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陈列、宣传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049.34平方米,建筑面积3106.92平方米;展厅为一层,面积2400平方米,展线长2690米。展览主要以红二方面军长征为主线,全方位展示当年红军三大主力踏破千难万险,胜利完成长征的伟大壮举。

整个展览以图片、文字展示为主,以红军长征使用过的船只、枪炮、标语、马灯、野菜等实物为辅,充分利用幻影成像、实景还原等数字化展示手段,将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中甸这段红色历史进行全面展示,给参观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一直以来,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宗旨,抓好基地培育与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展览展示水平,面向社会各界开展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脱贫攻坚感恩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各民族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不断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积累了独具特色的经验做法。

坚持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立足基地,尊重历史事实,常年向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博物馆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迪庆州青少年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通过学生进馆实地参观,讲解员担任校外辅导员进校开展“开学第一课”两种宣教方式,使青少年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同时,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已超过100万人次。又如,博物馆立足州情实际,通过藏语、汉语等常年对各族群众和僧侣群体开展寓情于景的爱国主义现场实践教学,使各族群众和僧侣群体学习了解红色历史,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使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成为各民族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优化服务,提供多语种特色宣讲。迪庆州拥有26个民族,加之海内外游客,如何才能让观众真正看懂展览内容、真正领会展览所表达的红色文化精髓?为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解决语言沟通障碍,博物馆高度重视宣教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引进英语、藏语、汉语专业的讲解员,实现多语种讲解服务,为各族群众和国内外游客提供参观便利。

坚持“引进来”,举办形式多样的临展。近年来,博物馆在保持主题展览的同时,提升充实了“迪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展厅内容,并先后引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援藏项目《复兴之路》,举办了“迪庆文物保护成果展”“迪庆道德模范展”“兴盛之路——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成就展”等临时展览。这些展览内容丰富多彩,直观反映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迪庆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众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民族团结生动事例使广大群众深受感染,“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深植各民族心间,进一步坚定了各民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走出去”,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博物馆充分利用“5· 18”国际博物馆日、“6·12”文化遗产日、民族团结进步月等重要节庆节点,深入全州各基层开展“迪庆茶马古道”“兴盛番族之光——红军长征过迪庆”“迪庆文物保护成果”等流动展览。特别是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举办了迪庆州红色文化进乡村、进企业等“七进”活动,不仅满足了全州各族人民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五个认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凝聚起磅礴人心合力,使博物馆的文化惠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丰富内涵,壮大红色资源。博物馆积极发挥传播红色文化的带头作用,近年来,主动联合州、市党史办组织力量普查红军长征过中甸、迪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遗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同时,从文物保护利用角度出发,加大对迪庆州红色资源整合与保护力度,将重要遗迹申报和推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州55项革命历史遗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同精神家园、促进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文化基础。

坚持扩大影响,提供传统文化培训。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在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博物馆先后聘请20多位省内外专家、州内各领域专家学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向社会大众举办了茶马古道讲座、迪庆传统文化讲座等30多期培训班,先后有3000多人次参加培训,实现了博物馆宣教形式多样化、广泛化、深入化,为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搭建平台,受到各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始终坚持扎根雪域高原,将红色作为底色、将爱国主义精神融进民族血脉,自建成开馆以来,累计接待观众420多万人次,先后举办专题讲解1500多场次。2021年被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成为迪庆州首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在新时代新迪庆新征程的赶考路上,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刘笑)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