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中华民族小史》的叙事特征及启示

原著

◆文  /  孙保全  闫雨谡

028.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持运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来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形成,离不开有效而合理的中华民族历史叙事。常乃惪于1928年出版的《中华民族小史》是最早从中华民族角度来书写中国历史的著作之一,由此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和意义的中华民族叙事模式。今天对这本著作进行重新研究和审视,对构建中华民族叙事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中华民族小史》的历史叙事

1925年,常乃惪在燕京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期间,基于课程讲义而出版了《中国史鸟瞰》一书,采用“鸟瞰”体例,分门别类地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五个方面对于中国历史进行贯通式梳理。此书中关于“中华民族之构成及发展”的阐释和论证,为《中华民族小史》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基础和准备。3年后出版的《中华民族小史》,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专述中华民族构成及发展之情形”,分别对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的地理空间分布、中华民族同其他国家民族的关系进行了整体性的历史叙事。

首先,该书对中华民族的活动范围、命名由来、源起时代以及所包含的民族成分进行了概述。书中对中华民族的活动范围作出了狭义与广义的区分。狭义范围限定于当时的中国领土,包括内地的十八个省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广义范围指历史上汉唐时期的“里海之西,日本之东,爪哇之南”,以及近代的“近如南洋群岛,远如美洲”,作者将华侨的活动范围也纳入中华民族的活动范围之中。关于“中华民族”族称来源,作者认为“中华”二字具有独特的内涵“且其涵义广大,较之其他名义之偏而不全者最为适当”。在中华民族的起源的探讨中,作者着重回应了“果为土著乎?抑外来者乎?”“均处于一元乎?抑多元乎?”的理论问题,从考古学和地质学的角度批驳了当时流行的“中华民族西来说”,并做出了“中华民族之出于多元非一元”的基本判断。针对中华民族的“多元”构成属性,常乃惪提出了“五族九系”观点,其中的五族为汉满蒙回藏,九系为诸夏、东夷、巴蜀、东胡、闽粤、北狄、氐羌、西藏、苗蛮。

其次,作者按九系民族生活的地理活动空间进行划分,详细介绍了其文明发源地及形成时间、生产生活方式、政治法度、文化传统,以及在历史流变中交往交流交融进而凝聚为中华民族的过程。在这个历史考察中,作者突出强调了孕育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在制度、文字和伦理方面的进步性,并对少数民族向黄河流域大规模迁徙进行了历史阶段的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在宗教、美术、音乐、建筑、语言、政制等诸多方面相互影响、相互熏习。其间,征伐、战乱、自然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大规模移民和文化南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该书按时间线索梳理了朝鲜、日本、南亚、西亚、欧美等同中华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并就当时的局势发表政见。按照书中的记述,朝鲜、日本受我国文化的影响较深,但当时“日本利用朝鲜为经营东亚大陆之根据地,而我国之祸乃益迫在眉睫矣”;南亚与中华民族的来往多有流变,而“南洋今日之霸权实操于英人也”;中国与西亚之间的交通往来由来已久,此地当时又受到俄人、英人的控制;中国同欧人与俄人的联系稍久,同美人的联系是晚近之事,认为“直至近世,欧洲阿利安人奋其智力,鞭挞宇宙,俨然以世界之主人翁自居,而我中华民族亦几有为其俎上肉之势”。从中深刻体现出作者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担忧。

二、《中华民族小史》的叙事特点

一是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叙事。在中华民族的构成问题上,《中华民族小史》将五族九系置于同等地位,认为汉族是五族之一,诸夏是九系之一,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互动不是“汉化”而是相互影响。在中华民族的构成上汉族并非凌驾于他族之上,而是与各少数民族处于同等地位,同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作者专门提出中华民族“出于多元非一元”的观点,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演变归因于历史上各民族之间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

二是“史”“地”结合的叙事。本书采用以自然地理区域划分为基础、以“民族分类”为主、以“历史分期”为辅的叙事结构,以史带论,论从史出。书中阐述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蒙古、西北、西藏等地域上各民族的起源与演变,从该地原初族群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而非以汉族为中心来进行讨论。在论及各民族的发展时,作者广泛地涉及经济基础、政治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诸多方面,因此该书并非是某一方面的专题史,而具有综合性通史的特点。

三是观照现实与未来的叙事。这本著作不仅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演进过程,还面向中华民族的生存境况和未来发展,基于全球视角来针砭时弊。在论述中华民族分布的不同地理空间时,作者都会提及各地域面临的现实形势,表现出对该地发展前景的担忧,并就此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在分析时局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了中华民族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威胁与压迫,“为其俎上肉之势”“我中华民族之祸乃益迫在眉睫矣”。这种忧虑尤其体现在对于边疆地区主权与安全问题的关注上,点明当时的中国深处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中,边疆地区存在分裂危机,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受到严峻挑战。

四是取向于国家建构与整合的叙事。本书基于中华现代国家建构的现实,强调中华民族对于维护国家整体性意义,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深刻的国家主义取向。在相关论述中,体现出将中华民族构建视为现代国家构建的有机构成部分的意涵。常乃惪从国家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华民族”构建的学理逻辑与现实逻辑,以中华民族整体观来述说中国的民族史,以五千年来各民族“搏结融会”“文化陶镕”来解释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试图以中国历史的主体性与连续性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奠基。由此观之,《中华民族小史》不仅是一部单纯的史学著作,其旨趣在于通过对“中华民族”叙事来增进国内的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

三、《中华民族小史》的评价及启示

《中华民族小史》的进步性。作为最早研究中华民族历史的著作之一,常乃惪完成的《中华民族小史》一书具有突出的进步意义。作者顺应时代潮流,将中华民族同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克服国家生存及发展危机结合起来,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角度来重新梳理和研究中国历史,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国家历史叙事,与同时代的其他相关著作一道,共同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历史书写模式。书中对于中华民族的界定、活动范围、源起、构成所做的诸多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探索性和开拓性的,对于中华民族理论的建构、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以及从学术层面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书出版以后不仅在当时引发了学界反响,而且也深刻影响了后来学者关于中华民族的研究,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至今仍不乏启发意义。

《中华民族小史》的局限性。在看到该书的进步性和开拓性价值的同时,也应认识其存在的不足和缺憾。首先,受到传统民族观念的影响,作者尽管努力地将汉族与其他四族并列,将诸夏与其他族系并列,体现各民族同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平等地位,但仍然难以摆脱“汉族本位”的窠臼。其次,由于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史料发掘和运用的限制,书中所呈现的许多判断和结论,在今人看来显然是过时的,甚至不乏武断和谬误。再次,作者围绕时局而发表的诸种见解,也往往存在着短视和偏见的问题,而政治观念上的偏差又对其中华民族研究和认知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中华民族小史》的启发性。开展中华民族研究,既要立足当下的政策与理论,也要对历史上特别是近代的文献加以重视。重新审读《中华民族小史》对于认识前人的中华民族观念与中华民族理论体系形成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应该看到,这部著作既有其进步意义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透过对《中华民族小史》“正”与“反”的审视与评价,可以为今天构建中华民族叙事体系,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进而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具体来说,《中华民族小史》的启发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华民族历史叙事的恰当视角。作为一个民族实体,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可以追溯数千年。历史进程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然而基于不同的视角则会形成不同的叙事方式和叙事逻辑,由此形成的判断和认知也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华民族小史》这部著作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整体性或一体性的历史叙事方式,将中国国家发展史、各民族历史纳入中华民族的框架下加以描绘和阐释。由此视角而呈现出来的历史进程,是各个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相互涵化并最终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这提醒我们要树立一种“合”的大历史观,把握中国民族关系演变的总体趋势,进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中华民族叙事体系。

其二,中华民族历史叙事的有效载体。中华民族历史叙事不是空洞的叙事,必须要经由有效的载体把各民族的民族史同中华民族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华民族小史》中所运用的考古发现、地理起源、关键性事件所串联起来的叙事体系,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文本。当然,相对于构建完整的中华民族叙事体系而言,这些载体仍显不足,还需进一步发掘和拓展。一方面要注意考察历史上各民族是通过何种方式交往交流交融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探究基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而凝结形成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也就是说,既要有承载各民族共享性的历史叙事载体,也要有承载中华民族本身的历史叙事载体。

其三,中华民族历史叙事的现实观照。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传统民族,也是伴随中国现代国家构建而形成的现代民族,因此具有传统历史文化属性,也具有现代建构属性。而构建完整而有效的中华民族叙事体系,就是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和发展的重要路径。

(责任编辑  赵芳)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