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怒江州:边境山寨换新颜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  文  /  云报客户端  李寿华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云南省边境村最多的州市之一。?450公里边境线国内一侧,分布着19个沿边乡(镇、街道)、79个沿边行政村,生活着39912户140607人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白族、汉族等民族群众。

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开展以来,怒江州边境村寨美丽蝶变,焕然一新。基层党建鲜活有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集体经济动力强劲,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群众素质明显提升,日子越过越红火。

团结齐心,绘就美好家园

清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党总支书记孔智觉与村民们清扫道路、庭院,给花草浇水,加固菜园竹栏,忙碌而快乐。身后,清水蜿蜒,草木茂盛,一段段由鹅卵石支砌、木槽花盆和竹栏围绕的卫生道、庭院、菜园,与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独龙江和莽莽林海交相辉映,绽放着浓浓春意,组成了诗意乡村。

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美。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独龙江乡多举措激励群众成为基础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开展道路、庭院、产业路建设,做好家庭内务整理,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晒乱挂现象,让家家户户干净整洁,携手建设幸福村寨。

现在的独龙江,青山依旧,换了人间。水泥路入组连户,彩虹桥飞跃独龙江上空,草果产业路蜿蜒入林,村村卉木扶疏,家家干干净净,幸福之花处处开。

自全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以来,怒江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先治边、治国必治边”“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王宁书记“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打造富边样板稳边示范守边屏障”“三年任务两年建成,两年巩固提升”的相关要求,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纳入2022年全州10项重点工作任务,作为“重学习、抓落实、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重要内容。州级、沿边三县(市)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整体推进。

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怒江州在着力补齐“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文化服务、社区治理等公共服务,铺就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同时,持续开展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齐心协力建设好美丽乡村,让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

进村入户水泥路宽敞整洁,村道两旁花团锦簇,党群活动中心里,村民唱歌跳舞,其乐融融。这是贡山县茨开镇丹珠村实施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后的喜人变化。

“以前路上到处是水坑,很难走。”村民瞿新说,现在,处处是花花草草,村子就像城里的花园一样美。

怒江州以边境小康村建设为契机,掀起全州“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建设热潮,各地各族群众因地制宜硬化庭院、修建花台、植树种花,提升乡村颜值,唤醒村庄活力,绘就幸福底色。

2022年2月至9月,怒江州完成“美丽村庄”建设13个,“美丽庭院”创建7385户,绿化美化行动产业建设和巩固提升22.64万亩,义务植树92.56万株。

感恩奋进,建设幸福村寨

2022年9月,迪政当村50亩仿野生白肉灵芝喜获丰收,卖了70万元。

“年收入的40%作为村集体持续发展资金,60%作为村民收益分红。”村委会副主任陈学龙开心地算着收入账。

近年来,独龙江乡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边境村庄大力实施“林+中药材”特色种植业,推广草果、重楼、黄精中药材产业,走林、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让莽莽群山成为独龙族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

怒江州将产业建设作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规划实施“产业兴”项目525个,持续开展“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建设,深入推进“10个乡愁领地”和“10个特色庄园”建设,培育一批特色果蔬、生态茶叶、地道药材、优质蜂蜜等特色食材专供基地,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清晨,福贡县亚坪村58岁的老党员迪路夺与村民们进入沟箐里,整理草果地。

“幸福生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自己的汗水去争取、奋斗。”迪路夺说。

亚坪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种草果、茶叶,养中华蜂,还结合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特色民宿、休闲农庄等新产业,群众增收门路越来越宽,精气神也越来越足,干劲越来越大。

如今的亚坪村,草果、茶叶、蜂蜜、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人均收入达1.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怒江州聚焦沿边村自身特点,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因村因地,着力发展草果、花椒、灵芝、羊肚菌、黄精等带动性强、有市场发展前景的绿色生态产业,建设一批“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边境美丽乡村,增强沿边村寨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筑牢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目前,怒江州共规划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2329个,规划投入资金23.02亿元,截至目前,开工建设1778个,完工242个。

从南边的上江镇,到最北边的独龙江峡谷,柑橘、芒果飘香四野,花椒、黄精扮靓山坡,草果遍沟箐,红了深谷,富了百姓。昔日边远穷困的边境村寨,汽笛声声,新楼林立,绿树环绕,焕然一新,成为边疆各族人民的幸福家园。

人人参与,守护和谐边境

吃过早饭,丹珠村联防队队长李文才带领由党员、医务人员、联防队员、村民组成的边境巡逻队,开始了护边巡逻工作。

从村里到界桩,一趟下来需要近4 个小时,沿途要爬坡过河,穿行密林危崖,很辛苦也很危险,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守边队伍越来越壮大。

“村庄变美了,生活幸福了,村民的凝聚力增强了,无论是疫情防控工作,还是巡边守卡,大家自觉参与,齐心协力建设好美丽家乡,守护好每一寸神圣国土。”李文才说。

在怒江州,守边固边的观念已镌刻在广大群众的骨子里,一个村寨就是一个堡垒、哨所,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

泸水市片马镇有4个边境村寨,300户农户800多名“党政军警民”组成的疫情防控队伍,24小时全天候轮流值守,做到“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守、村寨有人巡”,形成“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众参与边防管控工作格局,不让新冠病毒越过高黎贡山。“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是党和国家给的,不光是我们,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脚丈量脚下的土地,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片马村党支部书记普三才说。?

?边寨变了样,峡谷展新颜。如今,怒江州边境村基础设施逐年完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党建根基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不断显现,“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初见雏形。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爱国守边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人人以发展生产、稳边固边的扎实行动,守护好祖国边疆的山山水水。

(责任编辑  方绍荣)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