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舂”出来的云南民族文化密码

家园
文 / 云南民族博物馆 唐榕

“舂”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粮食加工方式,曾在中华大地上被广泛使用。在云南,“舂”是印刻在民族饮食、民俗节日以及民间歌舞中的特殊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可以看到各族同胞对传统舂制工艺的坚守,他们守护着祖先的智慧,用声声舂响演绎着中华民族共同谱写的田园牧歌。

image.png

勐腊县傣族水碓(云南民族博物馆馆藏)

从“舂”说起  

甲骨文中的“舂”由两只手、“午”和“凵”组合而成,“午”通“杵”,”凵”似“臼”,生动再现了史前人类两手持杵向下击臼的画面。《说文解字》“舂,捣粟也”,意为使用工具去除谷物皮壳或捣碎谷物的过程。从文字解读来看,杵臼是用以舂捣粮食作物的加工工具,也是舂碓的最初形态。《说文解字》中亦有“古者雍父初作舂”的记载,这里的“雍父”指黄帝。《易经·系辞》中“掘地为臼,断木为杵。杵臼之利,万民以济”,则记录了黄帝发明杵臼造福百姓的情形。在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时代遗址中,考古学者发现了木杵和形似臼的烧土坑,即文献记载的“地臼木杵”,进一步印证杵臼的出现不晚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农耕文明的演进,人类驾驭材料的能力渐长,创造出木、陶、石乃至金属质地的原始农具,杵臼的材质和形态也日趋多样。当原有的简单工具无法满足人们对生产力和效率的追求,“舂”的革新也应运而生。大约在两汉时期,人们在杵臼的基础上结合杠杆原理和机械设计发明了碓,并以脚力、畜力和水力等代替手力,极大地提高了谷物加工的效率。

image.png

“舂”字的演变(来源:知乎@字说文明)

“舂”具有形  

作为和农耕文化相伴而生的加工工具,早期的杵臼多在中国南方稻作区被发现。而云南自然人文条件优越,野生稻种类多样,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生和重要热点区域之一。早在四千年前,洱海流域的远古先民就开始驯化种植稻谷,其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交流共融,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云南稻作文化。他们就地取材,制作了很多用以耕作和加工稻谷的农业生产工具,其中就包含各式各样的舂具。

手碓  

手碓也被云南人称为“盐臼”“舂筒”“盐盆子”等,往往以竹、木、石为材料,在滇中等地也有以铜、铝等金属制成的手碓,多用来加工干燥的香料或者药材。一般而言,手碓以筒状、槽状和盆状为主,根据地域环境的差异以及所舂物料的类型和体量,又呈现不同的特征。在竹木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佤族、拉祜族等民族将直径较大的木墩从中间挖空作为臼,选择粗细适宜的长木棒或竹竿加工成杵,有的木杵两端较粗,中间手握部分较细,便于用力又不易脱手。景颇、基诺等民族则会将粗壮的竹节作为臼,在横截面或纵截面上开口,再挑木质结实的木棒整修成杵,这样的手碓体积较小,轻便易搬动,适合用来舂菜舂药。西双版纳等地多见宽开口有腰木臼,部分臼体侧边配有手把,外涂大漆,仍以槌型短木棒为舂杵。不管外形如何变化,稳固耐用是手碓的必要属性。哈尼族等民族在增加手碓稳定性方面极具巧思,他们通常在臼的底部设计安装一块面积较大的木板,即使用力舂打,臼也不容易侧翻。

image.png

哈尼族碓臼盆(云南民族博物馆馆藏)

踏碓  

踏碓是云南各地广泛使用的另一种舂捣工具。与手碓的运作方式不同,踏碓引入杠杆装置,工作时由脚和腿部共同发力做“踏步”状动作,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踏碓”。早期的碓窝由人们将麻布或兽皮直接铺入土坑中形成,之后改良为嵌入地下或置于地面的锅底状石臼,舂打过程中谷粒可以沿弧壁自然翻腾,使力度更加均匀。碓马由杆、杵、转轴等部分组成,有的还装有碓尾。碓的砸力与杠杆支点密切相关,选择支点位置时需要全面周密的计算,不仅要保证碓杵落点与碓臼中心吻合,更要考虑施力端所需的力量大小。就理论而言,支点的位置越靠近施力端,产生的舂力越大,因此,踏碓一般为费力杠杆。预先设定的支点即为“转轴”的位置,转轴通常横置或者通过榫卯接合在碓马两侧的碓架上,碓架较长时可延伸作为扶手,缓解长时间用力产生的疲劳感。使用起来如同玩跷跷板,一人或多人脚踩碓尾向下用力,转轴转动,碓杵扬起,腿脚放松不发力时,碓杵随即砸入碓臼,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完成。

水碓  

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和异常悬殊的海拔高差,造就了云南丰富的水能资源,勤劳智慧的民族向自然借力制造了水碓——一种古老的水力舂捣机具。中国最早关于水碓的史料记载出现在汉代桓谭《新论·离世》中:“又复设机用驴骡、牛马及投水而舂,其利百倍。”至宋代,水碓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被广居于山地河滨的人们使用。直到近代机械工业发展,脱壳机、磨粉机等机器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碓和磨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水碓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简单的杠杆系统,将碓杆的施力端凿刻为水槽,引水灌入槽内,通过水槽中的水量控制碓杵上下,又称“槽碓”。另一种碓相对复杂,在原有杠杆舂捣的基础上加入水轮驱动系统,能够同时带动数架舂碓工作。将装有叶片的水轮立于流速较快的河水溪流之上,水轮中心立有一根垂直于水轮平面的转轴,转轴上安装若干相互错位的拨杆。拨杆与舂碓尾连接,当水流冲击水轮叶片时,水轮带动转轴旋转,进而驱动拨杆上抬下压碓杆,水流不息则舂捣不止。如今,那些在云南地图上星罗棋布,和“碓”有关的地名,如腾冲和顺的水碓村,文山西畴的上水碓,红河南溪的水碓湾等,也都在无言地见证着“舂”的历史,记录着水碓的功绩。

万物可“舂” 

给谷物去壳是“舂”的最初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农用脱壳机已经十分普及,但景颇、佤、基诺等民族仍然保留着舂米仪式。在每年稻谷成熟之际的新米节,他们都会到田间采割新谷,用碓舂出新米来庆祝丰收。随着节日的演化,新米节已经发展成为意蕴浓厚的文化符号,舂米活动也被一些地区设置为具有表演性的比赛项目,这不仅是农耕地区的人们对勤劳品质的肯定,更是稻作文化根脉的延续。

舂粑粑是稻谷角色的又一次转变,也是云南各族群众一项重要的年节习俗。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却十分需要经验技巧的加持,更依赖心手相应的默契配合。先将脱壳的稻米浸泡后蒸熟,放入臼中用力捶打,反复翻转。支链淀粉在碓杵的数百次撞击中不断延展,无需任何科技狠活,米饭就能在时间和力量的催化下完成转型,变得软糯弹滑。一起一落间,舂碓将谷物的风味尽数释放,看似简单的粮食加工工具,却在经年累月的舂凿声中,印刻下人类文明发展的注脚。拉祜年除夕夜,拉祜族把舂好的小块粑粑放置在农具上,以示对它们辛勤耕作的犒劳。傈僳族则会在“阔时节”把舂出的第一臼粑粑放一些在果树上,祈愿来年硕果累累,另一些则喂给狗吃,相传是为了感谢狗从造物主那带来了粮食种子。粑粑象征着丰收团圆,哈尼族的长街宴上少不了手舂粑粑的身影,壮族、彝族、傣族、滇中汉族等也都将粑粑视为必备的年货。也许舂粑粑的习俗有地域之差,但各民族对美好年节的期盼却又何其相似。

“舂”还是滇西南地区以舂代拌的冷烹饪技法,甚至成为云南风味的代表元素。景颇族有一句食谚“舂筒不响,吃饭不香”,滇西南地区湿热的气候容易让人食欲不振,而“舂”能在分解食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将鲜香酸辣融合到一起,让菜肴变得开胃可口。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能够用来舂的食材很多,鸡脚、干巴、烤鱼等都能成为舂菜的主角,常见的配料有苤菜根、刺芫荽、香蓼、多依果等,很多还是药食同源,能够促进消化的植物。舂菜做法很简单,只需先后将食材放入手碓的臼筒中,再加入盐和辣椒等调料,用木杵舂打均匀即可食用。食物的汁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互相渗透,来自山野的味道直击人心,舌尖上的美味让“舂”的存在多了一条令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image.png

景颇新米节舂米(来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公众号——陇川2015景颇族新米节)

“舂”落成音  

舂碓不仅是云南各民族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还是他们创作歌舞的灵感来源。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围在碓窝前持杵舂米的人数渐渐增多。劳动者有秩序地轮流舂打,杵臼碰撞的“咚咚”声在你起我落间形成律动感十足的打击乐曲。和着节奏,音乐天赋极佳的少数民族在其中加入哼鸣和唱词,最终形成了悦耳动听的舂米调。“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作为劳动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云南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舂米调和舂米歌,虽然旋律唱词有所差别,但我们都能在质朴清亮的唱腔中,与他们的欢乐与活力产生共振。景颇族的舂米调是较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其中景颇支系的舂米调被称为“芒图月鲁”(音译),“芒图”在景颇语中意为“舂米”,“月鲁”作为衬词无实际意义,载瓦支系的舂米调“谷筒直”出现较晚,情感较之“芒图月鲁”更为激昂,但两个支系都以二重唱的方式再现了舂米过程。

自古以来“乐舞不分家”,能歌善舞的人们还将艺术化的舂米动作融入歌曲之中,编排成极具力量感的舂米舞蹈。舂碓舞的人数以2至8人为宜,男女皆可参加,表演时由舞者围在装有稻谷的碓臼周围,有时头部后仰,扬起木杵砸向碓窝,发出沉闷的“嘭嘭”声;有时错落有致地敲击碓臼边沿,出现清脆的“哒哒”声。在云南的舂米舞中,佤族舂碓舞因女性舞者在表演过程中甩动标志性的黑色长发而别具一格,音乐的韵律不断交替,舞者的舞姿快速变换,头发也随肢体的节奏热情起舞,极富艺术感染力。进入新时代,与“舂”有关的歌舞仍然保持着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其中,融合了《舂盐巴辣子调》《四季生产调》的拉祜族大型舞蹈《摆出一个春天》登上2022年央视春晚,《舂盐巴辣子调》也越来越广为人知,甚至被网友戏称为“最下饭的歌”。这些活泼欢快的歌舞是生产劳动与娱乐艺术的结合,展现出云南各民族热爱劳动、自信洒脱的精神风貌。

“各族人民是一家,盐巴辣子一起舂。”生活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各族人民如杵臼之交般亲密无间,他们不分你我地互相帮助,辛勤劳作,把日子越过越甜。“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农业的代表性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加速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突显了各民族的勤劳、纯朴、团结等传统美德,是不能被遗忘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与“舂”有关的饮食、体验、歌舞、故事,正逐渐和现代生活产生链接,它们承载着人们关于自然和传统的无限想象,成为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  方绍荣)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