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 昆明市委党校聚力“一二三四”工作模式 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践行者

    近年来,昆明市委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各环节,以一条主线、两个工作体系、三个载体和四个作用“一二三四”工作模式为支撑,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做到常规工作有重点、重点工作有亮点、亮点工作有特色,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和目标使命,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评论(0)

  • 凝心聚力 以学促干——打造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升级版培训班侧记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

    评论(0)

  • 云南省委第四巡视组 巡视省民族宗教委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

    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统一部署,7月19日,云南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省民族宗教委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

    评论(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开展

    7月15日上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开展仪式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举行。

    评论(0)

  • 推进“文化传承” 延续“东川铜魂”——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汤丹样板

    近年来,东川区汤丹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依托深厚的铜文化,大力弘扬矿山精神,多措并举传承发展东川铜文化,聚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

    评论(0)

  • 一个边境村寨的华丽蝶变

    勐腊县关累镇藤篾山村委会红毛树村小组世居哈尼族,全村人口56户237人,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两万元以上。夕阳西下,绿茵环绕下的哈尼山寨炊烟袅袅,房屋错落有致,散落云山雾海间,家家房顶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画卷。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这座村寨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评论(0)

  • 陆良县“四色融合”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画卷

    今年4月,陆良县召开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部署会,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精神,争取早日创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近年来,陆良县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评论(0)

  • 以“五个+”推进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楚雄州政府研究室围绕“助推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和“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双目标,深化“两个革命”、践行“三法三化”,推

    评论(0)

  •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云南卷》编纂工作培训在昆明举行

    为持续推进《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云南卷》编纂工作,6月19日-20日,《图谱·云南卷》分编委会组织参编人员开展培训。

    评论(0)

  • 桃源盛开团结花

    相传,“桃源”是因故地曾有一片桃林,清光绪年间昆明县令府邸的一副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寻得桃源好避秦”而得名。桃源社区隶属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成立于2005年5月,面积0.23平方公里,住户3406户,总人口9059人,地处昆明城区核心位置。辖区内居住着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纳西族等20余个少数民族共670人,占总人口的7.4%。

    评论(0)

  • 西南里社区: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开花结果

    西南里社区,地处芒市城市中心地区,社区共有28个居民小组1978户6446人,设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9个,现有党员105名,辖区内居住着汉族、傣族、景颇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2.98%。 西南里社区先后荣获云南省科普示范社区、云南省交通文明社区、德宏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称号。

    评论(0)

  • 景岗社区:民族团结促发展 社会和谐万象新

    景岗社区位于勐腊县城中心,是一个集机关单位、学校、医疗、商业经济、文化休闲、居民住宿为一体的散户型社区,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有13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1596户3897人,暂住居民847户1718人,居住着汉、傣、哈尼、彝、瑶等1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025人,占总人口的36.6%,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社区。

    评论(0)

  • 交流互鉴同进步 观摩学习促提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培训班侧记

    “培训学习如明灯,指引航向;培训学习似明镜,折射思想;培训学习如曙光,照亮前程……”六月的云南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处处涌动着浓厚的学习、交流、思考热潮。

    评论(0)

  • 滇红之乡 飘扬新“枫”气象欣——凤庆县公安局洛党派出所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凤庆县洛党镇是1958年中共中央贺电嘉奖的经典58红茶诞生地,“世界滇红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临沧市凤庆县的“南大门”,与茶马古道紧紧相连,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徐霞客在1639年游历顺宁府(凤庆)11天,其中留宿洛党2夜。

    评论(0)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婆娑世界
大美云南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  城市民族网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