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 绿畦深处万寿开

    走进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小田坝村,成片种植的万寿菊在田野里盛放,万朵金黄点缀在青山叠翠中,格外喜庆热闹。

    评论:(0)

  • 第二届会泽县盐水石榴文化节在娜姑镇举办 评出2021年“石榴王” 重1478克

    8月22日,第二届会泽县盐水石榴文化节在娜姑镇书勇合作社举办,会泽县融媒体中心和上海市宝山区融媒体中心通过网络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评论:(0)

  • 徐琨斌的“诺邓火腿梦”

    如何把每条诺邓火腿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是徐琨斌每天都在思考的一件事。​

    评论:(0)

  • 大理白族的孝道文化:一个传统理想的当代实践

    笔者仅从孝道角度,对村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状况做初步阐述。

    评论:(0)

  • 传承与发展:工业化背景下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夹江手工纸

    夹江造纸业的兴起是蔡伦造纸术在四川的又一次继承与创新,也是技术移民与当地资源的融合、共生,最后形成产业的开拓典范。

    评论:(0)

  • 听音寻迹,芒市的多面印象

    行政上的芒市,既是一个镇——“芒市镇”,也是县级市——芒市(2010年从潞西市改为芒市),而人们偶尔提起的芒市土司,从管辖面积看,则又是一个比芒市镇大,比芒市(过去潞西市)小的行政单位。

    评论:(0)

  • 蜜蜂、荞菜、牛毛肚和打虎:彝族白倮人传统节庆与传说

    如果从昆明方向出发前往新寨村委会,则可以不经由县城,甚至也不用到董干镇。3年前我们从文山州州府方向出发前往新寨村委会的城寨时,就走了一条“捷径”,即从麻栗坡东北部入境,穿过跨县的乡村公路,直接抵达新寨村委会。

    评论:(0)

  • 怒江的石月亮:从自然到文化的演进

    怒江西岸的石月亮自然景观,起初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现在却俨然成了怒江地区一个象征符号,而且,这个符号经由民间故事、戏曲、诗词文学,以及图像、影视等不同的媒介和文本的书写后,意义变得日益丰富,俨然成了罗兰·巴特所讨论的那种当代神话。

    评论:(0)

  • 糯福扩塔节——一场多方“凝视”下的盛会

    拉祜族传统节日扩塔节的最后一天,同时也是各村委会到糯福乡政府拜年的日子。这一天,乡政府将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评论:(0)

  • 基诺族胸兜图案释义

    刺绣对于基诺族来说,不仅是一种技能,同时还是一种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在基诺族女子中更是用来传递内心情感的一种工具。

    评论:(0)

  • 云南木棉的前世今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云南省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种植棉的低效益,棉花的种植逐渐减少、消失,同时其地方品种也正在消失。

    评论:(0)

  • 再说摩梭走婚

    摩梭传统文化能否经受住现代文明的冲刷?笔者深入到田野,探访不同群体代表眼中的以走婚制度为代表的摩梭文化,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评论:(0)

  • 云南豆腐:从外来文化到地方方物

    豆腐在云南的传播,在过去四五百年间,已形成自身的特点,使得这一外来文化,最终演化为形态丰富的地方性特产。

    评论:(0)

  • 浅谈新平花腰傣民歌

    花腰傣在生产劳动、民俗活动,以及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歌,总是以歌明理、以歌抒情,生活已经诗歌化、艺术化。

    评论:(0)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婆娑世界
大美云南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  城市民族网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