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 糯福教堂:续写文物保护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强调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的糯福教堂属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古建筑类别,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教堂,见证了中缅边境社会历史发展变迁、文化交流交融,可以说是基督教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缩影,是不断推动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向纵深发展的鲜活样本。

    评论(0)

  • 我的凹落河(外五首)

    古城的何大姐农家乐,

    与宁蒗的何大姐农家乐没有裙带关系,

    评论(0)

  • 稻城亚丁

    稻城亚丁风景区坐落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东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毗连,北连理塘县。当夏天过去之后,稻城亚丁就迎来了最令人心醉的秋天。秋叶与雪峰相拥,碧水共长天一色,雪山之下、峡谷两岸的森林由单一的绿色变幻出五彩缤纷的画卷。不落叶的云杉和冷杉是厚重的深绿,红杉与山杨抹上了主色调金黄,各种铁桦槭和成片的狼毒花跳跃着像火一样的红色。金秋时节,我慕名走进这如梦如幻的美丽地方。

    评论(0)

  • 丙中洛至察瓦龙——古老的民族走廊

    “丙察察”是当下自驾越野爱好圈的热搜词,有“进藏第七线”“自驾探险天堂”“中国最后的经典越野路线”之誉,指滇藏新公路建设“丙察察”路段,即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到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再到察隅县县城的滇藏新通道。

    评论(0)

  • 读爨氏兴衰,解码中华民族融合的“文明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

    评论(0)

  • 珠海社区:从“茅舍竹椽短” 到“情契居连屋”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创建方向、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形成社区党支部书记主管主抓、居委会主任具体负责、工作人员认真推进、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格局。

    评论(0)

  • 丘北 花脸节

    “花脸节”是丘北县彝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沿袭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评论(0)

  • 云南德钦藏族民间谚语的修辞特征及其功能分析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以下称德钦地区)藏族民间谚语内容丰富、修辞特征鲜明,是活化的民族民间语言。作者深入德钦县及周边涉藏州县,搜集了1713条德钦地区藏族民间谚语。以此为样本,作者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德钦地区藏族民间谚语的句式、句型结构、修辞手法等特征,分析了谚语中蕴含的实用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

    评论(0)

  • 王家庄社区:党旗下孕育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为契机,王家庄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

    评论(0)

  • 大以古社区: “花园社区”里的 幸福生活

    ·示范社区名片·

    评论(0)

  • 追寻团街红色足迹,传承红军长征精神

    2023年春暖花开的一天,我前往团街红军总部驻地旧址,追寻80多年前这里的红色足迹,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评论(0)

  • 小陶器成就制陶人的大世界——临沧市博尚碗窑土陶文化传承与发展

    博尚碗窑村碗窑自然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距离临沧市区22公里。全村共有村民360户、1441人,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海拔1773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740毫米。碗窑村制陶源远流长、久负盛名,陶泥资源得天独厚,手工作坊保存完整。有史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年),湖南省长沙府贵东县邻里乡人罗文华、杨义远、邓成和3人,靠一手制陶绝活外出谋生,来到碗窑村一带,看到这里得天独厚而丰富的优质陶泥资源,便爱上这片美丽的热土,娶了当地腊托村布朗人家的姑娘。布朗头人给3位女婿划定了土地,他们便在这里安家落户,建起了3条龙窑。龙窑烧制、慢轮制陶技艺从此代代相传,因为最初的陶产品以碗为主,碗窑地名便由此而来。

    评论(0)

  • 迷人的世外桃源——雨崩

    雨崩村,是云南梅里雪山中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寨(3200米),分上村和下村,居住着二十多户藏族人家。这里的藏民坚守着一个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条:不乱砍伐森林,不乱猎捕动物,也不允许外来人破坏他们的规矩。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占用土地,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兄弟姐妹和父母之间从不分家,不分土地,不分牲畜,所以在雨崩的一草一木都较好地保持了原生态的样子,行走其间让人有旷世桃源之感。

    评论(0)

  • 铭记与弘扬 ——原生态舞台艺术《圭山舞踊》记述(下)

    抗战后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云南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各界人士响亮提出“反内战,争民主”的口号,昆明一度被誉为“民主堡垒”,在这样的背景下,《圭山舞踊》横空出世。

    评论(0)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婆娑世界
大美云南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  城市民族网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