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谣唤醒儿时的记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童谣及传承人和冬梅小记
◆文 / 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 赵庆莲
▲与小朋友做童谣《数数歌》游戏 杨珩 摄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丽江市古城区申报的“童谣”(纳西族童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6年和2017年,“纳西族童谣”先后被丽江市政府、云南省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纳西族童谣”晋级非遗“国字号”,也使得非遗传承人和冬梅老师和她的团队走入了大家的视野。
纳西族童谣
纳西族童谣是以纳西语为载体,通过一代又一代纳西人口耳相传的口头经典,是纳西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纳西族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流传在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纳西族童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各个方面记录了纳西族的风土人情,反映出纳西族对自然与人生的认识,蕴含着纳西族的传统美德、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与其他民族的童谣一样,纳西族童谣语言生动活泼,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根据不同功能,纳西族童谣可以分为三种:孩子在玩乐游戏时唱的曲子,大人哄小孩时唱的调子,用来启发孩子语言学习的“学话调”。纳西族童谣大人会唱,小孩子会唱,在养儿育女过程中不可或缺。童谣伴随着儿童的成长一代又一代传承,孩子们自小听着长辈的吟唱,在和小伙伴游戏的时候吟诵,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认识世界。
“原来纳西童谣是有旋律的!”
和冬梅是古城区白龙潭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从教30余年。纳西族童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也引起了人们对和冬梅老师和她的团队收集整理纳西童谣故事的关注。
说到与纳西童谣的缘起,和冬梅老师说,1986年,她到丽江师范学校读书,当时的音乐老师是创作了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的禾雨老师(本名段树荣)。放寒假前,禾雨老师布置了一个假期作业,就是收集记录几首儿歌,并要求用简谱记谱。开学时,有一个大研镇的同学记了两首儿歌回来,是两首旋律感很强的小歌谣,这件事让和冬梅印象深刻。“没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那个时候,很多能唱会唱的老人还健在,不知能记录到多少童谣呢。如果当时有这个意识,后来收集童谣的路,也不至于走得那么艰辛。”
20世纪90年代末,丽江的两位文艺工作者张新民、秦国华用纳西族传统童谣改编创作了舞蹈音乐《喊月亮》,到北京参加比赛,获得一致好评,并载誉而归。这件事让和冬梅老师对童谣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此后,和冬梅就开始关注纳西童谣,翻阅有关纳西文化的书籍,如《纳西族文学史》《纳西族民歌集成》等,发现这些书籍中,对纳西童谣的记录并不多,很多小时候唱过、听过的童谣都没有被收录。
2000年开始,和冬梅尝试着在音乐课上教授纳西族童谣,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在一次音乐课堂上,和冬梅给孩子们吟唱一首纳西族地区流传很广的童谣《亮呀亮月亮》:
“亮呀亮月亮,瓜子摆六盘,筷子摆六双,一盘给我家,我家瓜子熟,再请你家尝。”
纳西语中有很多同音多义词,孩子们只知道“gul”有“扔”的意思,却不知道“gul”还有“摆”“供”的用法,由于对纳西语的理解局限,导致孩子们无法正确地理解掌握这首童谣的含义。这让和冬梅意识到,纳西族童谣的保护传承面临着挑战。
“没有任何一个人要求我去做,但我的心里感觉到搜集纳西童谣这个事情我应该去做。如果不能及时做传统童谣的抢救整理工作的话,代代相传的童谣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失。一种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促使我明确了教学工作之余的另一目标——搜集整理童谣。”就这样,和冬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纳西族童谣收集之路。
▲2017 年三朵节,孩子们的纳西歌谣节目获得三朵奖金奖 杨福泉 摄
一路艰辛一路收获
和冬梅开始记录小时候唱过的童谣,记录家里人教过的童谣。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她就忙着去采集童谣,从身边的家人、亲戚、邻居开始,一有机会便询问,请他们唱给她听。
当身边能问的人都差不多问了之后,她就到束河、白沙、金山、大研、大具、鸣音、九河等地找老人、找民间歌手问,然后整晚坐在电脑面前记录整理。
家人看着她身体本来不好,还那么辛苦操劳,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劝她不要做了。和冬梅这辈子第一次冲着至亲发了火,摔门而走,后来每每想起这件事就控制不住流眼泪。后来,和冬梅的执着慢慢得到了家人的理解。《纳西族文学史》的作者和钟华老师也鼓励她:“20世纪80年代进行纳西文学民间调查的时候,忽视了对童谣的进一步搜集,现在你有心去做这个事情的想法和行动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那将是对纳西文化的重大贡献。”
之后,和冬梅又得到了当时白龙潭小学校长和文静的支持,成立了纳西童谣课题组,和顺林、和文静、杨岑宾等几位老师加入到了童谣搜集的团队,他们走村进寨,广泛搜集散落于民间的传统童谣,足迹遍布黄山、白华、文华、拉市、金安、鲁甸、太安、奉科等地。
2007年4月,和冬梅和她的团队把收集整理的纳西童谣编辑成《纳西童谣》一书出版。2009年到2011年,丽江文化与社会性别研究会的和虹、赵学梅、和洁珍老师也加入到纳西童谣团队中来,队伍壮大了,搜集区域也进一步扩大,到了宝山、奉科、大具、大东、太安、南溪、七河、龙蟠、三坝、维西、俄亚等更远的村落。
团队人员制作了《儿歌伴我们成长》DVD,以及三册幼儿园童谣教材和配套视频,免费向社会各界,特别是社区、学校发放。2014年,国际音标、汉语、纳西拼音三对照的《纳西族童谣》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了280多首纳西童谣,包括游戏童谣、手指歌、数数童谣、问答歌、字头歌、摇篮曲、叙事童谣等12类。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童谣收录其中,又开始回荡在孩子们的世界里。
如今,和冬梅和她的团队已收集了约500首流传于纳西族聚居村落的纳西族童谣。一路走来,他们经历了种种艰辛与磨难,耗费了太多的体力、精力、心力和财力,真真切切体验了要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么不容易。
创新传承纳西童谣
纳西族童谣以学校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白龙潭小学于2018年就被教育部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西童谣传承学校”。白龙潭小学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活动,把非遗传承与学校美育结合起来,把纳西族童谣与学习民族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童谣明快的节奏中,既可以感受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得到美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作为纳西族童谣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冬梅、和顺林努力把纳西童谣的传承与教学相结合。在思品课中,和冬梅把童谣穿插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教孩子们安全用火知识,用了一首云雀妈妈唱给牧童的歌:“请不要烧火放烟,烟会变成云,云会变成雨,雨会变成雹,冰雹会砸到我的小云雀。云雀没有住处,想栖在石头上,烫石烧屁股;想栖在刺蓬上,会被刺屁股。”童谣结尾是小云雀的叫疼声,孩子们饶有趣味地跟着哼唱,并从中知道了玩火的危害。
在音乐教学中,纳西童谣也体现出了其特有的魅力。古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纳西娃娃合唱团”,以唱纳西语歌曲为特色。2017年,在广东肇庆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童声合唱节比赛中,纳西娃娃合唱团将和冬梅老师根据纳西童谣改编的无伴奏童声合唱《嘿美玻》轻轻唱响,一举获得金奖,并于次年4月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录制了节目,获得年度最佳原创奖及最佳创编奖。
在黄山镇幼儿园和古城区幼儿园,孩子们看着童谣和配套游戏的教学录像,边玩边学。虽然是纳西语童谣,但旋律和游戏的乐趣,让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地学习。丽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和谐相处,互相学习语言和文化,在纳西童谣的传承中,也呈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好画面。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杰宏所说,“童谣不只是一首歌,是美丽而忧伤的乡愁”“纳西童谣不只是宣传民族文化的名片,更是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沟通乃至认同的重要桥梁,是连接心灵的媒介”。
如今,和冬梅老师和她的团队仍忙碌在纳西童谣的传承路上,并开始了童谣教学与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结合的探索研究,让纳西童谣能陪伴更多的儿童快乐成长。
(责任编辑 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