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葫芦笙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
文 /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干小莉

葫芦笙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插入笙管吹奏的单簧气鸣乐器,有的在笙管上端倒扣一至两只半截葫芦以作共鸣。汉代滇文化古墓中至少出土过六件铜斗葫芦笙。铜葫芦笙、铜编钟等一系列独具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的滇文化文物,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礼乐制度在云南的本土化过程。清代“滇夷图”所绘制的乐舞场景中也常见葫芦笙的身影。这反映了历史长河中,建立在各民族交往、交流基础上深层次的文化与制度交融。

1710426327718.jpg

立牛曲管铜葫芦笙

《周礼·保氏》中所说的“君子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其中“乐”是紧随“礼”之后的。“乐”根植于“礼”所规范的等级制度,是宣传教化传统礼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笙,历史久远,发源于中原,后传入西南民族地区。《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按材质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称为八音,其中匏即葫芦。因竹木材质不易保存,考古发现的笙属乐器数量有限,以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及滇文化古墓葬出土者为代表,前者年代可早至战国早期,后者年代稍晚,已进入汉代。

曾侯乙墓出土的五件笙,笙斗皆葫芦制成,吹管并非另外安装,而是从匏斗自然生长而出的。据调查,云南楚雄大姚昙华山彝族所制作的葫芦笙,就是用线系在幼葫芦细端,使之长成细长管状,作为吹管的。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在1956年的第二次发掘中出土有铜葫芦笙。祥云大波那墓地1964年发掘的木椁铜棺墓亦出土有一件铜斗葫芦笙,与铜鼓、铜钟共出。笙斗顶端有一吹口,底部有一个大圆孔,应是多支笙管簇状插入的地方。2014年大波那墓地又进行了大规模发掘,简报称该墓地“随葬葫芦”“铜器包括葫芦”,这里“随葬的葫芦”及出土的“铜器葫芦”应该就是铜斗葫芦笙。

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两件青铜葫芦笙笙斗,因顶端焊有立牛而受到广泛关注。两件葫芦笙分别为26厘米和28.2厘米,整体仿天然葫芦匏形,上部为曲管,顶部焊接一圆雕立牛,巨角前伸内翘,长尾拖于地;下部呈圆球状,正面分别开五孔和七孔,背面一个孔。出土时笙腹内有残断的竹管痕迹,说明此笙开孔处原来应当插有竹管。

除葫芦笙外,笙属乐器还有芦笙、排笙、葫芦丝等,发音原理为簧管耦合者均可归入此列,先秦文献中称竽和笙。葫芦笙笙管有一孔,一管能发两音,笙簧以竹制,因此音量较小而音色柔和,多为云南、四川等省的彝、傈僳、纳西、普米、怒、佤、拉祜等民族使用。芦笙每管只发一音,有的簧管上端又套上竹筒或笋壳,以形成共鸣,从而增加音量,改变音色,多为贵州、云南等省的苗族、瑶族、侗族使用,在越南、老挝等国北部的山地民族中也属常见乐器。排笙有六管、十四管及十六管几种,笙管紧密排列在笙斗之上,《新唐书·骠传》记有这种笙:“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凤翼……竹为簧,穿匏达本。”至今,东南亚一些国家还在使用。葫芦丝的笙管并排安插在葫芦底部,中间的为主管,其他的为副管,云南德宏、临沧两地的傣、德昂、阿昌、景颇、佤、布朗等族普遍使用这种乐器。

我国考古发现的早期笙属乐器基本全部是葫芦笙,或直接以葫芦充当笙斗,或用其他材质制成葫芦的形状,笙管为竹管。  

《滇夷图说》“妙猓猡”图(局部) 拷贝.jpg

《滇夷图说》图(局部) 

文献资料表明,葫芦笙出现远早于芦笙,芦笙应该脱胎自葫芦笙。且在唐朝时,上古八音中的“匏”早已被木漆取代,簧片已非竹制,而是改用金属。匏斗、竹簧的“古制”仅在长江以南及更远的骠国、交趾得以保留。《蛮书·卷八》记南诏风俗:“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新唐书·南诏传》亦记载:“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酹。”乾隆年间,学者桂馥仕滇,他在《札朴·卷十·滇游续笔》中感慨:“……芦笙用匏,古音未亡也。”时至今日,云南的彝族、傈僳族、纳西族、佤族、拉祜族等使用的还是葫芦笙。

今天云南之外的华南地区普遍使用的是芦笙,但这些地方过去使用的却是葫芦笙。北宋早期,西南蕃酋率牂牁诸蛮入朝纳贡,宋人陈旸著《乐书》记载:“太宗问其风俗,令作本国歌舞。于是吹瓢笙,数十辈连袂起舞,以足顿地为节,其曲即水曲也。”牂牁即在今天的滇东黔西交界地带。

宋代,湘桂粤琼多地使用的主要也是葫芦笙,宋代史籍多有记载。《太平寰宇记》记贺州“好吹匏笙”;记宾州“击皮鼓,吹葫芦笙以为乐”;记容州“獠人杂居,鼻饮跣足,好吹葫芦笙、击铜鼓”;记太平军“亲戚宴会,即以匏笙、铜鼓为乐”。贺州、宾州、容州均在今天广西境内,太平军即今广西合浦。苏东坡谪居海南儋州时作《和拟古》,诗云:“铜鼓壶芦笙,歌此迎送诗。”

明清史籍中亦不乏对湖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使用葫芦笙的记载。

总之,铜葫芦笙、铜编钟等滇文化文物是汉代前后中国上古礼乐制度在云南落地生根的产物,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间从未断绝过的交往交流交融。而葫芦笙作为先秦礼乐“古制”,长期流行于我国南方及西南民族地区甚至如今的东南亚国家,时至今日云南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仍是葫芦笙,这充分体现了上述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泛性及持续性。

(作者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云南考古卷》编纂成员)

(责任编辑  纳梦月)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