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鹤庆甸南白族新娘装
文 / 云南省大理州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 陈万桃
鹤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对勤劳善良的姑嫂救治了一只仙鹤,仙鹤是天上掌管历法的,出于报恩,帮助白族制定了适宜农耕的历法。从此,白族有了历法,人们按着历法种植庄稼,农业生产年年获得好收成。为了记住历法,聪慧的白族妇女将历法形象化于服饰中,鹤庆白族少女的头巾见方一尺二寸,代表一年有12个月,头巾四角挑绣蜜蜂或蝴蝶,表示一年有四季,固定头巾的红头绳长三丈六尺,代表一年有360天,已婚妇女的包头用布二丈四尺,代表一年有24个节气,妇女要缝制四件不同颜色的比甲,播种、栽种、收割、入仓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颜色。传说将服饰的起源与农耕生产相关的历法相联系,是白族农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鹤庆甸南新娘装以红与黑为基本色调,色彩明丽,款式宽松大方,以其样式和色彩在白族服饰中独树一帜。
甸南新娘装是女子成婚后第二天回娘家(俗称回门)时穿戴的盛装,也是女儿出嫁时母亲为其准备的嫁衣。新娘装也在婚后第一年大年初二起做“春客”、赶喜街、亲友聚会或观看戏剧等重要场合穿戴,成为展现民族风采的最佳时刻,也是彰显自己民族身份、表达民族情感的最好方式。
甸南新娘装承袭了白族传统服饰大方、实用的特征,体现的审美情趣也与农耕生产息息相关。新娘装以黑色为主基色,耐磨耐脏便于生产生活。新娘装上装由里到外衬衣、长衣、比甲多达十层,除显示雍容华贵外,防寒保暖是主要目的。月帽的帽檐宽大,可以防晒、防风和保暖,适应紫外线强、多风干燥的高原气候,同时,也可以防止田间劳作时树木枝杈对头部的损伤。衣服宽袍大袖,有利于穿着的便利舒适及外出活动。围腰突出曲线美,除却装饰外,还具有实用功能,将上身所穿衣服束紧,便于劳作,也可以在围腰上系挂劳动工具,如镰刀、绳子、绑谷草的用具等。在田间劳动时,围腰还可做贮藏袋,既可装种子撒种,也可装收获的粮食。下装宽腰大裆裤宽松舒适,也便于劳作和涉水时向上卷提。着绑腿可防止蚊虫叮咬,大方干练,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
甸南新娘装的装饰图案多为植物的花卉、果实,这也是农业生产在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鹤庆金翅鹤村新娘装 绞雄才 摄
甸南新娘装做工考究,从整体造型到配饰无不显示出白族妇女独特的审美情趣。新娘装配色率真大胆,以黑色、红色为主调,配以粉蓝、粉红、浅绿,色彩浓艳,对比强烈,浪漫而又和谐,极富个性。上装长衣外罩比甲,颜色各异的上衣的后襟、袖口从里往外一层一层地显露出来,后襟6层,袖口约11层,使得服装层次特别丰富,色彩富有变化,寓意婚后生活丰富多彩,既是一种装饰美,又是财富的象征。斜佩在腰间的粉色方巾走动时随身体来回摆动,摇曳生姿,姿态方千。黑色绑腿配上精致的绣花鞋,显得新娘的双腿修长优雅,犹如白鹤飘飘欲飞。新娘装的领口、袖口、腰身等多处饰有精美的刺绣,有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仙鹤、云霞,也有生活中常见的石榴、菊花、鸟雀,这些刺绣构图精美,配色浓烈而和谐,寓意丰富,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表达了白族妇女热爱自然,追求美好吉祥的心愿。
月帽,因平顶圆形如满月得名。月帽以黑色金绒或灯芯绒为面料,分为帽身和帽口两层,上层扁平,下层有60道褶,帽口边用两道黑辫子镶嵌,左侧镶嵌一朵由珠玑或银丝扭拼而成的金鸡、稻穗或花卉图案的帽花。
上衣由衬衣、长衣、比甲组成。衬衣多为粉蓝色和天蓝色,袖口用五色花边叠接。
长衣一般为粉红、桃红、大红或黑色,缎面,右衽大襟,前短后长,袖口比衬衣短15厘米。长衣袖外缀有袖套,是新娘装最有特色的构件。
比甲为黑色或红色,由长衣颜色决定,内红外黑或内黑外红,与长衣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比甲是一件由金绒或灯芯绒缝制而成的无领坎肩,前短后长,以露出长衣衣襟下摆为宜。比甲的领口、襟摆、襟边均有彩绣滚边镶饰。
围腰为黑色大围腰,上宽下窄,左右两侧均镶16厘米宽的绿色缎料为边,下摆用三道深浅各异的白线条缀成波纹,动感强烈。
甸南新娘装注重胸前装饰,比甲右侧系一条当地新华村白族匠人手工打制的12条细银链并排组合的“三须”链,银链中部用银锁连合,上端以银鹤含系,下端坠十二生肖银饰。同时,还要系挂一串琥珀或珊瑚数珠和一串系挂针线筒、剪刀和荷包的“女人宝”的银链。围腰左上方斜佩一块粉红色方巾,方巾四周以绿色绦须镶边,绣牡丹图案。双手戴当地银匠打制的银手镯。
裤子为黑色宽腰大裆裤,裤脚系黑色绑腿,袜子是用白土布缝制的“一统天下”套袜。
绣花鞋为船形,多为粉红色或桃红色,鞋尖绣二龙戏珠,两侧绣白鹤、石榴等图案。
(责任编辑 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