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紫陶艺术之林
在中国四大名陶中,建水紫陶以“明如镜、质如铁、声如磬、润如玉”的鲜明特点,名扬海内外。然而在万千建水紫陶中,很多人几乎一眼就能识别出陶艺家马成林的作品。作为建水紫陶“四老”之一的马老,马成林紫陶作品呈现器型独特,装饰独特,并充分运用建水五色泥料的可塑性,融入崖画、青铜、民族、古文字等诸多文化元素,也正因如此,马成林的紫陶作品深受广大陶友藏家的喜爱,每年不乏从省外自驾亲临建水购陶的追随者。可以说,在建水紫陶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马成林走过了风风雨雨,也历经了坎坎坷坷,但最终,他以寂寞为伴,与孤独为伍,与艺术为心,走过了五十年的陶艺生涯,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紫陶艺术之林,成为目前建水紫陶大师中,唯一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紫陶大师,其作品代表建水紫陶两次步入巴黎卢浮宫参展。马成林为何能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紫陶艺术成就呢?其琳琅满目的紫陶作品背后,究竟饱含着怎样的艺术人生呢?这值得每一个喜爱其作品的人细细品味。
马成林在修坯
进厂:立志苦修行
1973年1月,建水县陶器社改名为建水县陶器厂。1974年,马成林初中毕业,被官厅镇作为优秀毕业生选送到陶器厂工作,从而开启了他紫陶艺术的漫漫征途。刚进厂,马成林被安排到紫陶泥料车间炼制陶泥,天天与五色土打交道,从采集到运输,再到炼泥,马成林在前辈们的帮助下,把五色泥炼得膏子一样细腻。在炼泥的过程中,他跟随建水紫陶宗师向逢春之子向福功学习拉坯和装饰设计,加上自己酷爱书画,在完成炼泥工作任务后,他不断突破自己,坚持写生和创作设计器型,尝试不同风格的紫陶艺术作品。1975年,受省轻工业厅邀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陶艺家杨大申来到建水陶器厂授课,马成林因进厂时间短,没有被厂里选送到培训班,但他依然每天在宿舍里坚持画画和设计各种陶艺器型。有一次去饭堂的路上,杨大申路过马成林宿舍门口,恰巧发现马成林在专心致志地画画,这引起了杨大申的注意,并对其画作称赞了起来,同时对一些不足之处,当场作了点评。正是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二人结下了不解的师生之缘,成为建水紫陶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马成林通过初次培训,加之个人的领悟和勤奋,凭其陶艺设计和绘画的功夫脱颖而出。1977年,建水县陶器厂改名为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不久后,马成林便调到了厂里的创新组,跟着向福功从事陶艺设计和装饰学习。后来由于厂里的人事调整,他又被调整到装烧车间,整天和窑火打交道,爱钻研的他,又掌握了一些紫陶的烧制技艺,加上之前掌握的泥料搭配技巧,进厂才三年的他,已完全掌握紫陶艺术的各项工艺环节。面对工艺美术陶厂长期单一的工作,马成林却乐此不疲,挖泥、挑泥、炼泥、设计、拉坯、烧制等复杂的建水紫陶生产工艺,他总是觉得学无止境,正是这份坚守和热爱,以及内心对紫陶艺术更高更远的追求,使得马成林在紫陶艺术的世界里越走越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和特征。1979年,经过半年多无数次的失败,最终由陈绍康老师拉坯,马成林装饰的四只“报春、玉兰、山茶、杜鹃”大花缸被送到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陈列,至今依然在那里彰显着建水紫陶的无穷魅力。
1982年的秋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读书。在学校里更是刻苦,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很多课余时间都用来写生绘画和设计陶艺。1985年,马成林放弃留校的机会,带着学习硕果毅然回到了建水。学成归来的马成林,一心扑在紫陶艺术上,其创作的仿古青铜台灯,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此外,先后和厂里的同事们,主创完成“狮头牌”汽锅、太极养生紫陶盆、紫陶太阳能发热管、紫陶台灯、紫陶电煮锅等设计,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赏和市场的认可,为工艺美术陶厂寻求到更大商机和市场。由他设计的紫陶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远送国外,在各大工艺美术展览平台中,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建水紫陶的艺术魅力。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市场浪潮席卷着各行各业,厂里的很多人都弃陶从商,或者转岗到其他厂区,马成林却坚定地留了下来。然而,因市场销路、做工粗糙、管理不善等原因,厂里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可马成林一如既往地学习钻研,在不断提高五色泥配方精度的同时,仍然坚持创作。对待器型设计,马成林也绝不随心所欲,一般都是先画图纸,再反复修改,然后才去拉坯成型,遇到器型复杂的时候,他不断反复实验,反复改图纸,确保每一件紫陶作品都是经典。
马成林作品细口梅瓶
出厂:创新立天地
2012年11月,第十八届国际文化遗产展览会在法国举办,马成林紫陶作品“苍岩文化钵”和“突体球瓶”作为建水紫陶的代表在卢浮宫展出,引起较大反响。这是马成林自2004年走出工艺美术陶厂,闯荡市场8年后取得的重大成果,填补了建水紫陶作品从未在世界顶级艺术展馆展出的空缺。
时间回到2004年,马成林和陈绍康、袁应德、谭知凡“四老”在政策的支持下,走出厂房,奔向市场,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刚开始,马成林在碗窑村路口租了一间民房,四处举债筹办工作室。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他从不盲从和降低作品标准,始终保持着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工匠精神,每件作品都有独特性和唯一性,为玩家创造了更大的收藏和升值空间。
在传统的建水紫陶工艺基础上,如何创新?马成林出厂后日思夜想,终于抓住了青铜、民族、崖画这三个最关键元素。他从网络上买来很多关于青铜器的书,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崖画等书籍,将建水紫陶的可塑性以多元化的方式充分展示出来,先后创作了哈尼壶、双胞壶、战国壶、鸡鸣壶、凤头壶等多种壶型,还有春秋瓶、青铜尊、寒阳瓶、母子情、三耳直口瓶等摆件系列。2013年7月,作品“彝家乐”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4年春,中国邮政为马成林发行了“中华文化名人”专版邮票,实现了建水紫陶作品在中国邮票上印刷发行零的突破;2014年5月,马成林入选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走向国际美术大师典藏》一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马成林所掌握的紫陶技艺,不是紧攥在手里独享,而是主动带徒培养陶艺人才,耐心教授前来讨教的每一个紫陶艺人,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一大批优秀紫陶艺术人才成长了起来,有些已经成为省工艺美术大师和“云岭工匠”。
创作中的马成林
转身:喧哗的静夜
2018年11月20日,央视《手艺》第八季播出《建水紫陶》宣传片,以马成林为代表,全面诠释建水紫陶全套手工制作工艺。这是马成林上央视镜头时间最长的一次,把建水的烟火生活和紫陶艺术高度凝练起来,体现出了这座千年古城拥抱千年紫陶的温度和厚度。这是他将工作室从碗窑老村搬到紫陶街的第三年。2019年10月,马成林作品春秋瓶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巡展。这是他将工作室从碗窑老村搬到紫陶街的第四年。他说,自己虽然不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但能和中美大师作品一起巡展,这已经通过作品证明了自己。
马成林作品:哈尼壶
2015年国庆,原工艺美术陶厂旧址开发成紫陶街,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成为3A级旅游景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从此,在开发商的精心管理下,紫陶街的夜里总是闪烁着热闹的灯火。夜幕降临,紫陶街店铺依街排布,美食区的香味升腾,浸润着夜空。游人如织,在这里可以买到便宜又实用的陶器,也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生活用品,每一个摊位前,人流驻足,微信收款提示音从街头响到了街尾。不管外面如何喧闹,马成林始终专心于他的车盘,专注于他手中的陶器,将一个个陶坯修得精致滑溜,将一件件陶器装饰得清晰出奇。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只做自己,只做紫陶,或许这是作为建水紫陶一代工匠真正的坚守和追寻。2017年,马成林终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紫陶街工作室是马成林向开发商租用的,有一天,开发商告诉马成林,他在紫陶街租的房子已经卖了,请他提前谋划搬家的事。此时,县里正好开发汉唐风格的紫陶里商铺,马成林毫不犹豫报名入驻,并申请租用了紧靠紫陶博物馆的一座四合院。建成后的紫陶里四合院,规模超大,近一千平方米,楼上楼下,四面通达。然而,院子只是一个空架子,装修,又是摆在马成林眼前的一个复杂工程。打定主意的马成林说干就干,他亲力亲为,把曾经在紫陶街帮助他的几个老伙计请来,从选材到功能定位,每天都亲自参与动手。他提出要把二楼打造成自己紫陶作品的展览馆,几个伙计都惊掉了下巴,都说会不会太浪费空间。当大家都觉得这个计划很不靠谱时,马成林开始一件一件地把自己心爱的紫陶作品如数家珍地列了个清单,并亲自设计展览柜和底座。半年后,紫陶里的成林紫陶艺术展馆终于建成,他将苦心重做出来的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紫陶花缸复制品搬进了展览馆,并将历年来在各大展会上获奖的作品也一一搬进去,加上一个墙面的百壶展示,成林紫陶艺术展览馆让人耳目一新。马成林说,这是他一生的心血,也是一生的总结。
徐徐迈进七十岁的马成林,依旧专注于手中作品,轻轻敲响着紫陶艺术之林的声声磬音。
(责任编辑 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