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今日民族中小版2020年第11期
P. 7

充足军需。1951 年春,易门县遭受
                                                                               严重旱灾,老百姓种下的洋芋、小麦
                                                                               普遍枯死,粮食歉收,但易门人民仍
                                                                               然掀起了捐献运动,靠编草鞋、草席、
                                                                               篾帽等赚钱,并全部捐给志愿军。


                                                                                  “后方志愿军”


                                                                                   1951 年 12 月,《云南日报》开
                                                                               展征集万封慰问信活动,很短时间内
                                                                               就征集到 12000 多封,这些慰问信在
                 上甘岭战役。
                                                                               1952 年 1 月转送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手里。到 1953 年底,全省各族人民给
                                                                               志愿军写的慰问信多达 15 万封,还随
                                                                               信寄出 1 万多份慰问品……这些信件
                                                                               背后,不但是云南人民坚决支援抗美
                                                                               援朝的决心,更是对远在异国的战士
                                                                               们巨大的鼓舞和安慰。
                                                                                   与此同时,云南全省各地还积极
                                                                               开展拥军优属慰问,安置云南籍志愿
                             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的茶杯,是朝鲜战                               军荣誉军人,保证了军属烈属的生活
                             争中国内人民慰问志愿军的慰问品。
                                                                               和生产需求,也鼓舞了军属烈属的生
                                                                               产积极性和前方将士的士气。
                    增产节约、踊跃捐献,支援前方                                                 在那场伟大而不屈的战争中,云
                                                                               南各族人民以积极生产、踊跃捐献、

                     当志愿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时,云南各族群众在后方也以多种方式支援着                          报名参军、拥军优属的方式,与全国
                 前线。                                                           人民一起,组成了最顽强的“后方志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云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一面进行艰                          愿军”。
                 巨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一面掀起了增产节约、踊跃捐献的热潮。                                    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
                     工人们喊出了口号:“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开展劳动竞赛;农民                          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
                 也不甘落后:“多打粮食,支援抗美援朝!”开展增产运动;文艺工作者们搞创                           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据《人民
                 作、举行义演,各行各业都在用各种方式增加收入来为战争捐献物资。                               日报》消息,截至 1951 年 12 月底,
                     其中昆明市电工器材厂的“董福生小组”,就成为捐献运动中云南生产战                          收到的全国武器捐款总额达人民币 5
                 线上的一面旗帜。为了保证全厂生产任务的完成,董福生带领小组成员在炼钢工                           万多亿元(旧币),按当时的价格,
                 作中创造了 6 次新纪录,因为成绩突出,全组得到了 1400 元奖金,他们捐出了                      可以购买 3349 架战斗机。这是举全国
                 大部分用来购买飞机、大炮,还专门给志愿军写了一封信,字字铿锵地说:“我                           之力的结果,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
                 们决心用生产行动来支援志愿军!”                                              利的强大后盾。
                     少数民族同胞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寻甸县河米洛村村民按政策规定当年只                              向“后方志愿军”致敬!
                 应交公粮 5000 斤,但他们自愿多交了 8000 斤,只为了给前线的志愿军提供

                                                                                                          04
                                                                                                             0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