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最新杂志
访谈

“万里瞻天”:云南民族地区…
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为例,清代地方官为它题写的“万里瞻天”,既形象地表达了巍山各民族历史上对国家的认同,也对我们今天开展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改进工作方法,理解哈尼民歌…
李元庆先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对红河乃至整个云南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创作,作出了许多贡献。他出版各类个人专著(含主编)10余部500万字。

培养民…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人才培养显然很关键。在“非遗”保护实践中,人才培养主要着眼于某个具体的“非遗”项目,这固然重要,但不应是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人才培养的对象、内容、方式,以及目的,都需要结合实际深入讨论。

作家如何讲好民族的故事…
作品曾获云南文艺基金奖、云南《百家》文学奖,先后三次获中国作协重点扶持。《怒江往事》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骏马奖。
微 媒

90后驻村干部692篇扶贫日记背后的故事
天津大学硕士毕业生骆胤成在云南驻村扶贫两年间来以笔为证,写下692篇扶贫日记,记录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翻天覆地的变化,定格了老百姓摆脱困顿生活后的张张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