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互嵌式发展路径的案例研究

观点
文 / 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马喜梅

在当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原则下,如何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搭建一个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会氛围,推进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层面的深层次互嵌,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和社会氛围,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需要着力解决好的重点问题。

抓好经济互嵌:夯实互嵌式发展的物质基础

搬迁群众通常被集中安置在集镇中心、县城、工业园区、风景区等,不仅面临着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型,同时也意味着与传统生计方式的决裂。能否解决就业问题,并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便成了搬迁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是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挂牌督办区县,涉及铜都街道、碧谷街道、汤丹镇、因民镇、红土地镇和舍块乡6个乡镇(街道)53个村169个小组(包括25个村整村搬迁),共安置4531户17140人,其中:脱贫搬迁户2918户10907人,同步搬迁户1613户6233人。东川城区的对门山、起嘎安置点为万人以上大型安置区,在搬迁进城完成后,东川区按照“稳得住、可融入、能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抓好后续扶持工作,积极为群众搭建“共事”平台。

紧抓稳岗就业搭建“共事”平台。一是“五个一批”稳就业。抓实产业联动就业、园区企业招聘、主城帮扶转移、帮扶车间吸纳、公益岗位安置“五个一批”精准就业措施,强化园区稳固就业、产业吸附就业、品牌拓展就业、文化引领就业“四轮驱动”,持续拓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就业“门路”,全区转移就业总数为122007人。截至2022年7月31日,易地搬迁劳动力已转移就业15567人,转移就业率92.23%,实现易地搬迁农户中有劳动力的7774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搬迁脱贫劳动力人均务工收入达8280.42元,同比增加2833.79元。二是“五个精准”促转移。构建精准摸底、精准培训、精准选岗、精准管理、精准服务“五个精准”就业帮扶工作体系,强化就业供给侧与需求侧交汇对接,政企联动储备就业岗位动态保持在10万个以上,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8期,153人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组织312家企业举办易地扶贫搬迁“万人大型集中安置区”就业招聘活动10场次,打造区乡两级就业帮扶中心2个,常态化开展就业“三门”联动服务12000次,711人通过“一站式”服务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获得了更丰厚的收入。2022年上半年,东川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02元,增幅为6.3%。三是“家里家外”促稳岗。在东川劳动力输出人员密集的杭州、东莞、昆明等地区成立就业服务站党支部,派驻“就业保姆”,让外出务工人员时刻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做到“有事即到、无事不扰”。发放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16337人次710.71万元。在搬迁安置区广泛提供“快乐小屋”“爱心助学”“邻里互助养老”等暖心服务,对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给予全方位照料,消除后顾之忧。

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共事”平台。一是盘活老家“三块地”发展促增收,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盘活迁出地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47.9万亩,流转3.02万亩,打造高品质花椒“一县一业”1个,李子沟开花洋芋、箐口旅游、望厂百花桃、大地坡中药材、中山红花油茶等“一村一品”5个,带动搬迁群众增收。二是聚力新家“大产业”招商促致富,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同向发力,集中力量对4万亩的小江、金沙江干热河谷产业发展用地进行规划开发,先后引进签约项目49个,计划总投资47.53亿元,上海国兴农小江热区农业科技产业园、上海东方希望生猪养殖基地、云南春晓小江果蔬产业园、中洲国际牯牛山景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新增就业岗位3500个以上。三是激活造血“新平台”促共富,探索乡村共富机制,通过组建“强镇公司”“强村公司”,形成镇级主导、村级补充的协同强村矩阵。打破自然资源制约、村级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现状,盘活各方资源,建设光伏项目共18个,总装机容量82.58兆瓦,推动镇村“三资”再整合、再利用。

促进文化互嵌:系牢互嵌式发展的精神纽带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民族地区由于民族文化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打造符合民族特有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提高贫困户生活质量的基础,也是让贫困户能够‘留得下’‘住得好’的关键”。以贵州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文化治理实践为例。贵州省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艺术遗存。为保护和传承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黔西南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与文化治理理论相结合,探索文化保护的搬迁模式,颇具创新意义地提出“搬出文化”的措施。搬出文化,是指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以深入调查统计分类为基础,对迁出地的历史遗迹、传统风俗、手工技艺、艺术留存等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鉴别、梳理和统计,安置时优先将具有同类文化传承技艺的群众相对集中安置,寻求能够让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增值的更好方式,让民族文化在易地搬迁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大的利益增值、更广的传承和弘扬。

以共有文化凝聚乡愁。在易地扶贫搬迁中,为解决搬迁群众的乡愁难题,贵州黔西南州将带有鲜明文化记忆的传统技艺、风俗习惯等迁移到新建居住地,让群众有获得感和安全感。将搬迁群众的文化记忆、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原态原样地移植到安置区,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安置具有同类文化技能的群众,将传统文化技艺转变为就业技能,让民族文化在搬迁中得以延续、融入生活、形成产业、实现倍增。政府在对安置点进行规划设计时,就刻意将迁出地的图腾石、图腾树等搬入安置点,并配套建设乡愁馆、民族文化展区、生态旅游区等,将原生态的文化遗存原汁原味地复制过来,这些具有文化认同功能的文化符号和标志物让文化基因在安置地有归属、有凝聚、有传承。

以共有资源带动产业。在搬迁过程中结合文化治理的“多元主体”论,黔西南州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性,采取“四方五共” (由政府、工商联盟、搬迁户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共同组成“四方联盟”,遇事“共商、共建、共识、共担、共享”)的工作方法,广泛吸收工商联盟、社会中介、搬迁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激活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把大山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符号通过移植、嫁接,融入各个安置点,让远在深山无人知的文化资源转变成为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链。搬迁的少数民族群众具有制作民族服饰的传统手工艺,册亨县的纳福安置区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布依锦绣坊”,将色泽古朴、花纹典雅的布依族土布重新进行包装和设计,以提升传统文化品质和实用性为特征,制作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各式绣品绣件、家居用品、服饰等系列产品,使传统工艺产业链条得到延展,不但解决了当地1000多名搬迁群众就业,而且辐射带动2000余人增收。

以新城市文化引领健康发展。易地移民搬迁给搬迁群众带来的文化冲击,将随着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而逐渐沉淀下来。现代的城市文化也需要被注入他们的生活之中,比如法律法规、文明习惯、生活交往,甚至娱乐消费等,都需要经过合理的引领,慢慢融入新市民的生活。

重视心理互嵌:浸润互嵌式发展的情感之源

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和重要标志。云南省怒江州不断探索如何帮助群众实现心理互嵌。一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在安置点全覆盖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感恩教育、文艺宣教、暖心服务、“能人”选树、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具有怒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升幸福感。搭建百姓大舞台,开展“走出火塘向广场”活动,促进不同民族搬迁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对安置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推进感恩教育常态化。按照“全域有主题、每周升国旗、天天喇叭响、村村有宣讲”要求,持续开展“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教育,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牵挂怒江“一次会见、二次回信”的生动故事。三是推进村史传承教育常态化。实施一个安置点一个村史馆行动,以“实物+图片”“器物+文字”的方式,展示乡村变化、记录美丽乡愁。各村还将村史教育作为搬迁安置社区中小学“必修课”,依托村史馆见证从贫穷走向小康的沧桑巨变,讲好从“挪穷窝”到“换穷业”,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搬出深山天地宽”的故事。实施“易地搬迁稳得住好家庭”示范创建,激励搬迁群众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背景下,持续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既是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的关键性举措,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措施,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工程。因此,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促进安置小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责任编辑  纳梦月)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