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兰茂:造福乡梓的一代隐士

人物

◆文  /  杨明

035.jpg

所谓“学而优则仕”,在中国古代,学问往往被看作是晋身官场的敲门砖,但也有一些人似乎与此格格不入。他们博学多才,但并不将升官发财作为人生目标,我们这次要讲的兰茂,便是一生无心仕途却造福乡梓的云南名儒。

“南滇医圣”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生于云南杨林千户所的一个军户家庭。根据记载,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博览群书,13岁时便已通览经史,对于医学、舆地(地理)、书画等也广泛涉猎,被乡人称为“小圣”。虽然在少年时代便以博学闻名,但兰茂一生的主要成就都在跨入“不惑之年”后完成,堪称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滇南本草》是兰茂留给世人的一笔丰厚遗产。此书完成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记载了云南地区的主要药物共计270余种,其中约一半以上的药物是首次记录在案。其成书比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早了142年。

说起来,《滇南本草》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如前所述,少年兰茂便对医学有所涉猎,他在30岁左右时,因母亲生病需要治疗,所以对医学知识更加留意。在四处为母亲寻医问药之际,兰茂积累了很多医药学知识,为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收集资料,兰茂几乎走遍了云南全境,与各地百姓交流,搜罗了诸多医术验方和医药学知识,其中包含一系列的少数民族运用中草药治病的实践经验。兰茂将各种药物的用途、药效和医技经验进行认真整理与总结,提出了具体辨证施治的方法,终成《滇南本草》一书。

《滇南本草》在我国医学古籍中占据了特殊地位,它既是我国民族医药学的重要著作,又是边疆地区各民族医学知识的“集大成者”,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结晶,对云南中医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滇南本草》一直是云南医者的必读书,根据书中记载所配制的一些药物具有较好疗效,至今仍被运用在临床治疗中。除了《滇南本草》,兰茂还著有《医门揽要》一书,是其医学、药学思想的理论概括和临床经验的结晶,为《滇南本草》中药物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因兰茂为云南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数百年来一直被云南百姓誉为“南滇医圣”。

明代“普通话”的推广者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清代学者车万育所编写的儿童音韵启蒙读物《声律启蒙》一直流传至今。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车万育之前200多年,兰茂就写成了类似的音韵蒙学作品《声律发蒙》。

“天对日,雨对风,九夏对三冬。祥云对瑞雪,滴露对垂虹”,兰茂笔下的儿童音韵启蒙读物,同样读来朗朗上口,既有童趣,又使学童熟悉了常见韵律,为写诗作文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声律发蒙》促进了以汉文化为主的内地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边疆与内地的融合。

明初,随着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大量汉人进入云南,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了云南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书已同文,语不同音。如何推广汉语标准发音,便利各民族间的交往,成为了兰茂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之前,朱元璋基于方言音韵混乱的缘故,下令修撰了《洪武正韵》作为标准读音,相当于明朝的“普通话”。兰茂以《洪武正韵》为标准编写了《声律发蒙》,便于小孩子在童蒙时就熟悉并接受汉语正音,是明代云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者”之一。从明朝直到民国时期,《声律发蒙》一直是云南儿童蒙学必读书目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云南学子。

此外,为了方便平民认字识字,兰茂还写作了《韵律易通》一书,提出了学习汉语音韵的简便方法。该书不仅在云南影响很大,而且还在全国各地流传。“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兰茂在书中以一首易于记忆的“早梅诗”概括了明代汉语的20个声母,被后世学者认为是汉语音韵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明代之后音韵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36.jpg

边疆文教的重要传播者

说起来,兰茂在音韵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教育实践密不可分。进入而立之年后,兰茂便在家乡杨林(今属昆明市嵩明县)开设馆堂,为童子讲授蒙学,向各民族群众传播汉文化。据载,由于兰茂学问名声很大,形成了“四方学者至杨林从茂学”的壮观场景,促进了各民族文化在边疆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明代著名的“民族地区教育的先行者”。

精通医术与音韵的兰茂,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他先后创作了《性天风月通玄记》等南曲剧本和大量诗词。在这些作品中,他丝毫不掩饰对家乡云南的喜爱和赞美。比如,他描写滇池的词句“云迷海口,雾锁昆阳,一江积水来孤浪,顿忘却西湖胜景在苏杭”,便认为滇池的美景丝毫不输西湖。而他的组诗《杨林八景》,为我们留下了杨林当年的许多别致风景(有些当下已不存在),让我们今天可以通过诗词穿越时空的阻隔,感受到杨林的秀美风光。

明成化六年(1470年),一代隐士兰茂在家乡杨林去世,享年74岁。为了纪念兰茂,乡亲们在其墓旁修建了兰公祠,世代祭祀。今天,兰茂墓和兰公祠被列为了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祠内记载着兰茂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供各界群众参观学习。

(责任编辑  刘笑)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