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民族团结之花 绽放雪域德钦

关注
文·图 / 江初

德钦,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会处,居住着汉、藏、傈僳、纳西等13个民族。近年来,德钦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三江腹地石榴红”工程为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大力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进。

(江初)梅里雪山日照金山2.jpg梅里雪山日照金山

民族团结从“小”处着眼

(江初)“梅里雪山弦子节”已经成为了德钦的传统文化节日,.jpg“梅里雪山弦子节”已成为德钦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一天,在卡瓦格博雪山脚下的雾浓顶广场,来自全县的各族兄弟姐妹盛装舞蹈,共庆节日。活动也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德钦县注重从“小”处着眼,抓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校园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我们集中办学以后,不同民族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各族师生和谐共融。”德钦县第一小学校长江楚说。记者了解到,德钦县第一小学编排了将各世居民族舞蹈融于一体的民族课间操,同时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比如藏族弦子、傈僳族打跳等都受到全体师生的欢迎。

德钦县自2012年进行集中办学以来就开展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国家统编教材,各族学生从课堂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融入,在互帮互助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时双向组织德钦和中东部地区以及省内、州内、县内各族青少年开展跨区域主题交流活动、夏(冬)令营社会实践交流活动、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和“手拉手结对子”帮扶交流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尊重、欣赏包容、共同学习。近3年以来,共计选送1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等为主题的跨区域活动。2023年德钦县还主办了中国“未来之星”高原对抗赛“梅里雪山杯”德钦站比赛、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啦啦操四级联赛迪庆州初中选拔赛、“共圆中国梦·两岸青年助力祖国乡村振兴”嘉定台企台青赴德钦开展交流等活动,不断激发青少年胸怀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

(江初)民族文化进校园.jpg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合作交流展民族交融新貌

(江初)2023年在德钦举行的葡萄酒节上的斯农热巴表演.jpg2023年德钦葡萄酒节上的斯农热巴表演

“我们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特别注重借鉴发达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先进做法,提升我们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德钦县民族宗教局局长尼玛次仁说。

尼玛次仁介绍,德钦县与上海嘉定区、中国旅游集团、昆明市、玉溪市等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劳务协作等方面持续深入合作,深化结对共建,开展“嵌入式”交流互动,在对口帮扶中协同发展。与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等滇西北八市区县签订《滇西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合作框架协议》,与玉溪市澄江市成立“促进交融互嵌创建联盟”,建立完善联席会议、信息互通、互相学习机制。

德钦县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广泛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节庆活动,把各民族的共同节日打造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各民族文化魅力,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节庆品牌。

2023年,德钦县还承办了迪庆州第14个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开幕仪式,组织开展以“党的光辉照雪域、雪域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全国56个民族的嘉宾同心共植“民族团结石榴林”活动、2023“中国德钦·梅里雪山第九届弦子艺术节”、德钦县2023年“太子杯”篮球赛等德钦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

(江初)“太子杯”篮球赛已经成为了德钦县民族团结的又一盛会。图为太子杯篮球赛现场.jpg

“太子杯”篮球赛已经成为了德钦县民族团结的又一盛会

文旅为媒搭建民族交融新平台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平台和载体,德钦县虽然地处偏远,但各种活动不断绽放异彩。“我们的格萨尔射箭节、梅里雪山弦子节、德钦秘境梅里·时装秀等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德钦县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扎史队主说。扎史队主分管创建工作,据他介绍,德钦县通过打造“香格里拉的坐标——德钦梅里雪山”等文旅品牌,从2018年起,举办“马拉松—梅里100极限耐力赛”“格萨尔射箭节”“德钦秘境梅里·时装秀”,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参加。德钦县还在景区内设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如浮雕“红军长征过迪庆”“文成公主进藏”等历史场景,在导游的讲解词、表演的节目、日常的服务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内容,充分讲好“四个共同”的故事。鼓励在景区村组开展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景区民族文化感染力、吸引力,西当村“舒古尼苏节”、红坡村“民族团结节”、江坡村“桃源论箭节”等传统节庆已连续举办数年,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扩大。

十年来,德钦县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122.42万人次,有力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让民族团结思想进村入户

筑牢民族团结根基,宣传始终是基础。目前,德钦县已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村入户全覆盖。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工作中,德钦县配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38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做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学校、进课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德钦县与云南大学联合成立专项调研与社会实践基地,目前共启动研究项目14个。与云南大学联合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德钦县第九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里神山祭祀活动暨高端论坛,并与云南大学合作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大学专家工作站,为德钦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

德钦县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在全县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到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有序推进德钦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县级主题文化公园、乡镇主题广场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正在编制初步设计。2023年德钦县争取省级85万元文化保护项目资金,实施8个文化项目。

(江初)国家级非遗项目神山祭祀。德钦县以民族文化为品牌,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jpg德钦县国家级非遗项目神山祭祀,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

示范创建引领人民新生活

德钦县佛山乡瑞瓦村有着“滇藏之眼”的美誉,如今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瑞瓦村又一次打开了它幸福的大门。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增收致富的道路越来越通畅,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这些,时任村主任斯那江初说:“当时村里被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从国道214线到村里近10公里的土路被铺上了水泥路面,昔日经常塌方坑洼的烂路如今畅通无阻。瑞瓦村人从此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瑞瓦村17户人家中就有9户的女婿是来自大理的汉族,为村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他们大都有手艺,常年在外务工且收入可观。“由于他们干的是技术活,出去务工一天最少有350元以上的工资,比务农强多了!”村民组长这样说。

为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德钦县成立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高位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营、进寺观教堂、进旅游景区、进服务窗口十进”活动,持续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打造了贺龙桥、东竹林寺、巴美村等十多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阵地,成功申报了奔子栏镇、阿墩子社区、茨中村、德钦县一小、德钦县消防救援大队等为代表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其中德钦县公安局羊拉派出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共德钦县委被授予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20年德钦县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2024年1月,又传来喜讯,德钦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德钦县升平镇、燕门乡入选“云南省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贺龙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入选“第二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德钦县拥有1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6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84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77个州级“民族团结之家”示范户和1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本专题部分图片由迪庆州民族宗教委提供)

(责任编辑  黄薇)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